旅行長的十個旅遊觀察(三):產業困境是法規不合適,還是社會沒共識?

台灣需要一個更有競爭力的入境觀光產業
台灣也需要創造更多高端、特色、
永續、深度、文化……的旅遊魅力

台灣的觀光既要求量、更要重質
質量並重、叫好叫座

台灣不只能吸引單一文化圈的遊客
還要能吸引週邊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旅人

傳統業者放下原本營利的模式與執念
試著將資源導向擅長於
在網路時代開疆闢土的年輕世代
為彼此找到出路與立足點


續前文)寫完前兩篇之後,停了一段期間,因為到吳哥窟去帶團、又到日本出差各五天。

吳哥窟做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又是聯合國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對於全世界旅客的磁吸作用是毫無疑問的;不管看熱鬧或看門道,看一天或看一個月,都有其魅力,不知為柬埔寨帶來了多少觀光外匯收入。從我 2005 年第一次前往至今,做為旅遊基地的暹粒市(Siem Reap)之發展速度,光看沿途車輛與商店,便能體會。暹粒的人口約十九萬,略多於台灣的竹北市,雖然竹北也是個富裕且發展快速的城市,但如果光從觀光旅遊的角度來看,暹粒當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做為吳哥窟旅遊基地的暹粒市,過去十年來的發展令人驚訝,傍晚時分的市區街道,塞滿了各類型的旅遊車輛

至於日本更不用說,我這次從北海道的札幌、函館,再飛到東京,到處都遇見來自各國的觀光客與自助旅行者;電車上的廣播,日、英、中、韓文已是最基本之配套,而且不厭其煩地放送。而當我們還認為他們在拼 2020 年東京奧運的觀光潮,事實上已經在為 2025 年的大阪萬博(世博會)做準備,儘管今年11月才會確定主辦城市,但看起來大阪似乎志在必得。繼 1964 年奧運在東京舉辦之後的「重返光榮」,大阪也想重拾 1970 年萬博帶給國民的興奮感,對於當時還有記憶的人,都曾清楚感受那是日本真正擺脫戰後陰影、跨入「近未來」的門扉。

登機返台之前,刷著手機看近日的觀光旅遊新聞,當飛機航向台灣,卻覺得心中有著難言的沈重。那沈重,與其說是面對現實挑戰之嚴峻,不如說是對於某些產、官、民思維之無力。直白地說,拼觀光不難,換腦袋很難

好,深呼吸,嘆口氣。當我開始準備寫這一系列文章的時候,就有心理準備:越想越深,就會越困難,但這系列文章原本就是為了探討結構性的問題、尋求可能解決的方法,總不能老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雖然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既然病人已經沒救了,至少讓他的頭和腳舒服一些吧)。但,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認真地想要找到解決台灣觀光困境的答案,則不試著從結構性的問題去思考,是無解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網路上許多討論觀光發展的文章,切入點或結論通常就是「缺乏整體規劃」這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如果不考慮現實狀態,腦袋一拍,援引諸多國外案例,細數台灣各種不是,要說得多爽有多爽。好啊,大家都知道了,既然缺乏整體規劃,但接下來就要問幾個問題:

  1. 怎麼規劃?
  2. 誰來規劃?
  3. 如果是政府來規劃,民間會支持嗎?
  4. 如果是民間來規劃,現行法規適用嗎?

「怎麼規劃」比較好辦,正如前面提到那些大家拍腦袋想的案例,雖然可能天馬行空、五花八門,但總有些眾望所歸而且確實可行的方案;至於「誰來規劃」,通常上述那類文章或報導,最後都歸結於「政府不做事」,所以大家的認知應該都是「政府帶頭做規劃」吧。

可是,等一等,台灣如今早已不是當年十大建設那個時代,當年政府要做什麼、一聲令下就啟動了,現今理論上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溝通——好比說,規劃中是否會損及某些民眾的權益(或甚至人權)?要經歷多少次的公聽會或協商才有可能定案?定案之後是否能切實執行?最後,會不會大家終於有共識、定案之後,消費者或國際趨勢早已又不知道發展到哪兒去了,又要從頭開始討論……?

有願意做事的官員,且找到正確合作與執行的民間單位,就能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行銷方式。圖為去年(2017)在東京神田萬世橋舉辦的「南台灣 新體驗 四縣市展」開幕記者會

自己雖然在旅遊產業也有十多年,但工作內容著重於企劃、行銷,若你真要問我「發展觀光條例」的法規內容,坦白說除了準備領隊和導遊考試的時候得苦背一些,平常還真是不太關注。但常聽業界朋友挖苦說,那不是「發展觀光條例」,反而像是「限制發展觀光條例」,就不難想像其內容,其實無法帶來有前瞻性的觀點,所以如果期待政府「帶頭規劃」,well,好像跟目前台灣社會的狀態也不太符合啊。

容我照搬一整段去年寫過的文章內容(原文連結):

“ 各位有沒有發現,業者怪政府,合法怪非法,消費者怪業者,怪來怪去,結果到最後沒人有辦法,沒人有好處,因為你的敵人根本就不是對方,而是網路帶來的典範轉移與產業革命。有許多法規都是「前網路時代」訂定的,結果根本跟不上趨勢發展,又因礙於業者或社會壓力,不敢開放或修法。公務員長期以來「防弊」重於「興利」,依然趕不上時代的變化。 ”

上面這段話是去年七月寫的。經過這大半年來的觀察體會,其實公部門從上到下,都有許多願意做事的官員,腦袋也不見得跟不上時代;但因為台灣是民主社會,如上所說,絕非某個官員天縱英明、高瞻遠矚、大筆一揮,就能訂定出一套既跟得上國際趨勢、又能夠讓民眾滿意的發展計畫以及相關法規、並且雷厲風行。

而且你可能也注意到,在去年寫的這段文字中,提到「社會壓力」。講白了,當一種新的消費趨勢、新的交易模式、新的資訊工具,甚至新的政經情勢出現,導致原本的商業模式被迫面臨轉型時,受到最大衝擊的,其實是那些在原本的模式中已經投入大量資本、預期可以獲得回收,卻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業者。

可是這樣的情況到底要怪誰?我曾經用一個比喻:就好像戰爭時期,某國傾全民之力、打造大艦巨砲,結果才剛開出港口,就被敵方航空母艦上飛來的艦載機(或者潛水艇)擊沈。你說這樣不公平啊,人家明明很用心、很認真、而且按照國際海軍條約(法規)來造船,又花費了不知多少成本,「對手怎麼可以這樣,派出幾架飛機和潛水艇就把它擊沈了,違法啊、偷吃步啊,應該被取締啊……」云云。

耗費巨資、精良技術、全力打造的大艦巨砲,仍然難敵時代的進步,被艦載機擊沈。圖為本文作者,在日本廣島縣吳市的大和戰艦博物館

我在說什麼?我在說的是,哪怕是過去數十年,你賴以維生、發家、致富的商業模式,在這個網路時代,它都有可能一夕巨變。你冀望條例或法規可以保護你、排除你的競爭對手,但其實這樣做,只會讓整體競爭力越來越弱。既然我一再強調台灣是民主社會,是一種由下往上的應力結構,那麼真正能造成改變的,只有一個方法,叫做「社會共識」。別的領域不談,單談觀光產業,從傳統到新創,從資深到菜鳥,透過不斷的對話,形成共識,立法或執法者才能收到正確而一致的訊息,知道往哪個方向去推動。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笑了;我講了半天,結果舉出一個,「共識」正好是台灣最缺乏的。可是,不這樣真的沒辦法。因為,唯有凝聚社會共識,上面問的第三個問題:「如果是政府來規劃,民間會支持嗎?」——才有可能排除阻力。甚至,當社會對某些趨勢或議題、有足夠的共識時,才能進入到第四點:「由民間提出規劃意見,進而敦促民意代表,修改不合時宜的法規,並由政府與民間共同執行」

台灣需要一個更有競爭力的入境觀光產業;台灣也需要創造更多高端、特色、永續、深度、文化……的旅遊魅力;台灣的觀光既要求量、更要重質,質量並重、叫好叫座;台灣不只能吸引單一文化圈的遊客,還要能吸引週邊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旅人。傳統業者放下原本營利的模式與執念,試著將資源導向擅長於在網路時代開疆闢土的年輕世代,為彼此找到出路與立足點。我在說的不是理想、不是夢想、不是烏托邦,是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生意、生意、生意(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我當然知道很難,如果不是很難,飛回台灣的班機上,就不會越想越沈重。可是又要容易又想賺錢,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呢?

(主圖:高雄,始終是我心目中認為非常有潛力的亞洲旅遊城市。可是它目前的情況,可說是一個「慘」字。究竟是官方規劃的問題?還是民間資源跟不上的問題?除了墾丁之外,高雄市最值得研究與思考的案例)


延伸閱讀:

面對全球數位觀光浪潮,用沙盒為創新解套(立委余宛如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