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台北民生社區的大胃袋:好好逛的草埔傳統市場


再怎麼遲鈍的人從富錦街的濃密高樹和咖啡香,
步行跨過三民路往草埔市場走,
很明顯就可以感知這是兩個氣味迥異的世界;
草埔市場是另外一面的民生社區。


文/游常山
攝影/李憲章

循著氣味而來,這裡是民生社區的主婦們常來報到的地方:草埔市場

草埔市場是民生社區的廚房,正是一個台灣人習慣的傳統菜市場,攤商密集,而且氣味濃重。位於三民路 180 巷與富錦街之間的新東街上(到新東街 81 號為止),附近有民生國中、三民公園及民生社區活動中心。

用目測,這新東街攤販集中場其實不大,長約 200 公尺,寬約 10 公尺,在地住戶俗稱「草埔市場」,主副商圈共有十個里,是民生社區碩果僅存的傳統市場。1985年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攤販業務移交台北市政府的市場管理處,驗明正身,然而政府指示警方移交給市場管理處,卻絕無美化,草埔市場近半世紀來一直是那個樣子。

這也是最具活力的傳統市場,從一條巷弄,發展為圓周擴散,穿過富錦街、伸向家樂福附近幾條巷弄。每天凌晨六點到下午兩點,販賣的主體就是食物,而且是生鮮易腐爛的食物為大宗,以蔬菜、畜肉、魚蝦貝類、水果買賣為主,加工過的堅果、肉鬆、麵包等,也有幾攤,但是屬於零星點綴。

民生社區草埔市場

富有生命力的草埔傳統市場

草埔市場是實實在在的「在地住民經濟」,也是民生社區最有庶民活力的傳統市場,幾乎全年無休,僅農曆春節初一到初三休市,透早開市,午後休息,與農業社會的台灣合拍。當新中街和中央公園附近的「東社市場」沒落,民生社區的新住戶已經不太知道時,草埔市場於是一枝獨秀,在密度頗高的西式超級市場的圍剿下,反而愈來愈受到民生社區住民的歡迎。

這裡結市甚早,早在 47 年前富錦街要蓋有大大前院的四層樓公寓時期,就有這個菜市場,而三民路可以說是這一帶環境切割的節點。再怎麼遲鈍的人從富錦街的濃密高樹和咖啡香,步行跨過三民路往草埔市場走,很明顯就可以感知這是兩個氣味迥異的世界;草埔市場是另外一面的民生社區,而且「民以食為天」,是本地日日要開張的一個生活重點區域。

就像「要怕熱不要進廚房」,要吃健康蔬果魚肉就不要怕來草埔市場買菜,濃重的氣味代表食物易腐敗,正是新鮮的保證。

草埔市場菜攤

光憑照片好像就能聞到新鮮野菜的味道!

就像這濃烈的傳統市場氣味,草埔市場也充滿著傳統的人情味;戶外無空調的環境,頂著烈日當空,迎著寒風刺骨,買菜其實是很辛苦的,但賣菜的更累!這些小販天未亮就到批發市場批貨,約清晨八點就陸續開始做生意,經過分類整理才出售,賺的是蠅頭小利,通常營業到午後一點,到二點就開始清潔打掃。

賣不完時,有時候轉到其他的黃昏市場,若第二攤的黃昏市場再賣不掉,就只能自己承擔虧損,下午四點休市後來走一趟草埔市場,往往發現疊得很高的紙板和保麗龍箱,這些都是批發菜的裝箱工具待清理。

每年農曆七月這裡變成像是鹿港那樣的「不見天街」,攤商集資舉辦農曆七月半的「普渡」,連續三天共同與好兄弟享受美食,露天市場難得全條封巷,蔚為節慶一景。

◎市場真本事:俠客列傳

常來買菜會自然跟幾位老字號的老闆或老闆娘相熟,每位小販都身懷絕技,有些個性土直的,面惡心善,往往賣的菜既新鮮又便宜,計算總價時又常去頭掐尾,最後還會再多抓一把菜,塞進客人的袋子裡,有些為了交陪老顧客,還塞給客人嘗嘗自己做的私房菜。

這裡賣菜更憑本事,有位每周做六天生意(只休周一)的資深女菜販菜色非常新鮮,熟客打聽原來都是來自陽明山當日現摘,並非彰化溪湖等大盤菜販、半夜大卡車三小時運來台北的量販菜,所以鮮翠欲滴,而灰鬢有點年紀的她也是女中豪傑,非常性格:各式菜色平鋪在地上展示販賣,她盤腿端坐其中彷彿深陷青菜重陣中。她來自內湖區的文湖站,下午一點她收攤回家休息三小時,傍晚她把上午賣不完的菜色,轉往內湖文湖捷運站附近的黃昏市場,從四點賣到六點晚飯時間,青菜就不會剩下太多了,再有剩菜只有當廚餘,她只是小販,沒有太多冰櫃可以冷凍青菜,而且怕冷凍過的葉菜類沒有賣相,嚇走熟客。

資深女菜販的旁邊是她先生的二姊的豬肉攤,為夫家的二姑招攬客人,她說二姑賣的豬肉是傳統的黑毛豬,吃廚餘的,熟齡才會供貨,一般吃飼料的黑毛豬只有十三個月大就上市,味道不對。

這裡有五攤漁產攤位,競爭激烈:賣魚的老闆總是強調新鮮現撈,漁獲不外基隆拍賣或是宜蘭深夜直送台北;彎進新東街 51 巷的宜蘭兄弟賣魚攤甚受歡迎;新東街上的帥哥魚攤和斜對面的攤位形成「對軋」,但是公平競爭。別小看同樣位於 50 巷的小菜攤,文宣同樣厲害,自稱是「百年老店」,但是又附加一行小字:「離百年還有九十五年,真是不好意思!」他的溫室青菜有生栗子等稀罕品項。

草埔市場鮮魚攤

尚青鮮魚攤

現炒的花生香氣四溢,包裝好的肉鬆餅乾也頗可口的樣子;現做熟菜滷味又怎能視而不見?水果攤是殺戮戰場,多比幾家才不吃虧,老婆說草埔市場尾端那一大攤才是最划算而新鮮的,多走幾步,就在草埔市場快要走完的西藥房旁邊而已。

當習慣松青或家樂福的上班族偶爾來草埔市場買菜而滿載而歸,總要心懷感謝地跟家人炫耀在傳統菜市場備受震撼的「人際互動經驗」,內心深處更難忘那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本土風味的身影。

04A

市場最美的風景是人際互動

◎到民生社區逛草埔市場的絕對攻略!

如果從富錦街跨過來,從第一攤鄰近便利商店開始逛,發現這裡的早市和晚市很不一樣,晚市多半來覓食的,希望熱騰騰的熟食可以立刻下肚,於是紅燒肉、黑白切、肉圓、豬血湯、臭豆腐和陽春麵都有,而熟門熟路者更可以發現新東街60 巷內的炸雞排,生意特好,口味果然名不虛傳。

02B

美滋滋熟食

熟食的延伸其實到民生國中的側邊,含撫遠街三百巷(通往游泳池):阿成鵝肉、淞品土雞到阿草肉羹、三郎日本料理幾十年來忠實客戶總是讓這裡的美食熱氣騰騰;賣給民生國中的攤商也不少,加熱滷味、切片水果和快餐店延伸到各種小孩子愛的點心冷飲。

過了阿草肉羹其實已經到了郵局,跨過郵局過到新東街那門牌號碼起頭的那一側,主要是做晚上生意的引車賣漿的市場群眾,百分之百熟食小攤販。從郵局就看到麥當勞,由此展開新東街夜市,一個小型夜市,街道長度約草埔市場的二倍長,星羅棋布的夜市美食一攤接著一攤:蕭家牛雜湯、六順豆花、秀城鵝肉、根本日本料理、更多無店名的潤餅、四神湯和冷飲冰品。

阿草赤肉焿

阿草赤肉焿附近

下午兩點以後攤商離開後,再來看草埔市場,會有不同發現:原來草埔市場頭、富錦街口的精純茶行對面的金仙蝦捲人氣這麼旺,晚餐外食人口的市場真大!而蝦捲飯菜香旁邊的這家美容材料行,當選本屆台北市美容材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對面是賣塑膠袋的大盤商;塑膠袋行旁是包便當包到頭抬不起來的歐巴桑,然後是冷氣十足的香港麵包西點蛋糕,看來遠比五百公尺遠的富錦街上的咖啡館的蛋糕便宜,口味好像也不遜色。

走到底,草埔市場好像是死巷?不然,別有洞天,機車都可以穿過,原來是民權東路 5 段 43 巷,貫穿大馬路的水族館專業街和草埔市場,這真是奇妙,可以從買菜,轉身就可以來買熱帶魚。

科技儘管進步,人性少有變化,就像是三個多世紀前日本江戶時代,大阪號稱「天下廚房」,草埔市場連同新東街夜市這一段,也是民生社區的廚房,日日不可或缺。

(本文選自聯合文學出版社新書《弄美:民生社區巷弄文化》)


參考地圖:直線距離五分鐘,實際逛菜市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