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都,看蟲,看鳥,吃豆腐


或許這城市好就好在你還來不及遺憾失落,總有別的事物可告慰。
這種心理上的舒服,是我去京都幾次還未厭倦的原因。


幾次去京都,模式大致相同。工作之間有了空檔,查機票問民宿搞定就走,顧不了那是什麼季。要說嘴的話,五月初在哲學之道踩踏過灰撲撲的櫻花瓣,十月初曾遇見山頭一兩叢心急的野紅,至於那種撲天蓋地能讓瞳孔完全變色的風光,仍無緣親眼目睹。

或許這城市好就好在你還來不及遺憾失落,總有別的事物可告慰。五月的京都生氣勃發,路上活物特多。寺廟屋簷上、庭園裡、行路間處處嫩芽的萌景就不說了,難得的是蟲啊鳥啊全不怕跟人靠近,眾手機拿出來拍也不受驚擾,儼然明星球員頂得住全場目光壓力。

民宿在六條通一帶的小路上,每天出門固定往烏丸通走,從東本願寺邊上繞往正門的公車站。春夏之交日光從曼暖往曝烈那端偏去,這天有雲遮陽,不時飄點舒服小雨。還在研究時刻表,幾隻灰羽大鳥乘風從東邊飛來,兩隻落在分隔島樹梢,餘下一隻不知降落失準還是想來本願寺外圍水道吃魚,直接衝上人行道。

接下來上演「長腿鳥逛大街,路人口開開」的段子。除了悠哉散步,這隻與人膝蓋齊高的鳥一度想用走的去分隔島找同伴,一日本阿嬤拿長柄雨傘驅趕,阻止牠搖擺過大街。鬧了一陣,大鳥終於甘心,振翅飛走。我當下極度懷疑置身電影《詭屋》的局,沒人知道京都地底有座主題樂園似的巨大控制中心,按個開關就指定哪種活物出現在哪個地點,讓旅客以為一切驚喜純屬意外。

路上鳥1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鳥園

路上鳥2

這氣勢⋯⋯

還沒搞清楚大鳥的名字,隔天又在三條大橋到四條大橋間的鴨川旁見到一隻。這次的行為模式是站在川邊捕魚,頗有一種白浪滔滔我不動的氣勢,視線發直身體蓄勢。我眼力沒那麼好,看不出浪花水沫之下究竟有沒有魚。鳥肯定看到什麼了吧,應該不只是好面子而已,到我耐不住離開了牠都沒死心。

這段川邊步道遊人最是密集,右岸那條從上游引水的人工水道,夏天立著納涼床,水鴨穿梭柱間,青春少男少女把鞋襪脫了泡水,腳丫輕搖。一路望鴨川水輕透的流,接著往城東山勢眺去,突然覺得京都水的流動、山的圍繞和寺廟的久遠同等恆常。

水邊有鳥,山邊的寺裡見蟲。銀閣寺這種等級的景點,無論多淡季遊人只是略少。交參拜料金換取一紙御守護入場,小心閃過長鏡頭、廣角鏡頭、手機和平板鏡頭,身形扭曲之際正覺尷尬,爸爸走近把金龜子捏到我手上。我一向怕蟲,金龜子腳的造型使我想到蟑螂,可是見它色澤古銅泛綠,給日頭曬得明淨可愛,就任它爬行。另一手拿出手機要拍,光照螢幕整片亮白,只得盲拍算數,到陰暗處才發現只留下金龜子屁股。

半隻金龜

只剩下後面這截屁股的金龜子看起來太可憐了,所以,就不要照出它沒有頭的慘狀吧⋯⋯

見識完銀閣寺,快步通過寺前商店街,左轉就是哲學之道入口。京都受歡迎的步道總是有樹有水,而且不是為了造景做出來的死水,因此能吸引蟲鳥棲息。從比叡山發源的白川,流經花崗岩河床而布滿白色細砂得名,一路蜿蜒映照祇園的綺麗,在三條與四條間匯入鴨川。比白川更近山邊的白川疏水道,默默涓流許多年以後,據說有位京都大學哲學教授愛沿著水走,又有位畫家在步道栽下300株關雪櫻,從此得名哲學之道,成了賞櫻勝地。

哲學之道兩旁店家坐落節奏適切,視覺上不致密集到使人氣悶,腿痠了也無需苦撐,多走幾步就能遇到下一家咖啡館。就算在這種觀光熱點,不太擔心闖入藉地利之便抬價質差的舖子,多半還有驚喜。這種心理上的舒服,是我去京都幾次還未厭倦的原因。

早晨十點半從銀閣寺轉入哲學之道,一路漫步南行,過南禪寺而不入,直接前往老店「順正」歇腿,一探湯豆腐究竟。這趟攜帶爸媽出行,早早定好十二點午膳位置。我們三人要了一個湯豆腐定食,一個豆皮鍋定食,一碗素麵。定食的各色小皿菜餚皆好,口味細緻。湯豆腐載浮載沉於清水中,沾醬油吃,素樸之中格外能體會豆香和醬的甘鹹。素麵透涼,浸柴魚汁吃,夏日正好。豆皮鍋就是玩耍了,銅鍋沸煮濃豆漿,很快一層薄豆皮成形,長竹籤撈起還燙嘴,吹兩下送入口濃甜滿溢,下一層又等著你。吃不完的豆皮,如果拿去餵守在川邊的鳥,不知牠會不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