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起始的拉麵文化,起於德川幕府

文/顧若鵬(Barak Kushner);譯/陳正杰

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的日本,越來越多人享用蕎麥麵與烏龍麵,其它麵食引起大眾的興趣就只是遲早的問題。在這件事情上,中國文化同樣發揮了影響力。藝術史學者史克里奇(Timon Screech)說明,德川時代的江戶是日本的首都,幕府將軍在這裡統領全國。在這個地方,日本運用中國權力象徵與都市景觀的習慣十分明顯。日本採納中國展現權力的方式,加上全日本出現較大型食品與餐飲市場的現象,把飲食革命推向拉麵誕生的關頭。

〈江戸名所道化尽 九 湯嶋天神の台〉,歌川廣景所繪的浮世繪,幽默主題描述武士被蕎麥麵倒在頭上。也得以證實當時蕎麥麵的風行。

德川幕府大將軍在江戶建立新的首都,挾天皇之名統領天下。日皇是個軟弱無權也沒什麼財力的君主,跟一批朝臣被孤立在京都的宮廷裡。日本各地約有 200 到 250 名藩主(采邑的領袖)聽命於幕府將軍,但在程度上,依本身實力與將軍的態度各有不同。這個情勢形同日本統一在共同的國家體制與法律之下,一個藩主的政治與經濟運勢會因幕府將軍的喜怒而起伏,有時整個家族會在一夕之間隕落,因為將軍可以立刻沒收某個藩主的財產,把它分給對他效忠的家族。當時各采邑的民眾尚無統一國家的概念,不認為自己是日本國民,但由於日本呈現太平穩定的狀態,各采邑的經濟與社會乃得以發展。民眾的認同對象不是國家,往往是個人居住的地區,例如東部或西部,或者是大阪、江戶或長崎地區。各地藩主都必須前往江戶,每次停留幾個月,在幕府處理行政事務。在這種各地藩主輪流進京的制度下,首都江戶必須經常提供大量的食物及日用品,對當地的糧食供應形成沉重的負擔。為滿足這個需求,幕府的官員對農民訂下各種規定,鼓勵他們生產糧食,不要成為勞工,並強迫他們用大米繳稅。米的計量單位是「石」,藩主的財富也是以石來衡量。一位藩主在自己的采邑每年能收成多少石的米,決定他能養多少隨從與士兵。各個藩主財力不同,有些在前往江戶時,會帶領多達數百名隨從。他們在首都期間,住在自己在當地購置的產業,像是各自在江戶的大使館;小石川後樂園就是水戶德川家初代藩主(譯註:即德川家康的幼子德川賴房)在江戶的產業。

〈砂場いづみや〉描繪 18 世紀的一家麵店。(翻攝自維基百科)

中國內部腐化數十年之後,東北的滿族勢力日漸壯大,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殺,明朝就此覆亡。滿人進入北京,建立清朝,在南京效忠明朝的官員與民眾無法接受,許多人逃到海外,試圖反清復明,多數人只能順服新的政權。為了加強對中國的掌控,滿人將宮廷從東北的瀋陽移到北京。清朝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皇朝,卻是由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所建立。數十萬計依然效忠明朝的官兵往南逃,之後將近 100 年的時間,他們在亞洲各地尋求軍事與經濟上的支援,一心想要推翻滿清。有數十個宣稱是明朝使節的團體曾到日本,要求日本出兵援助。

逃到長崎的眾多中國官員當中,有一位名叫朱舜水。他為水戶的學者傳授儒家思想,並參與水戶藩的多項建設,包括打造類似中國庭園的花園。水戶藩在江戶的小石川後樂園,有一部分是由他設計,包括優雅的「渡月橋」。水戶藩主在江戶宅邸的設計,也有一部分是受到他的影響。水戶黃門採用了中國庭園的其它特色,複製中國的名勝,例如小石川後樂園的一座小湖,就是仿照西湖美景設計。甚至這座公園的名字,也是受到中國文學的影響。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在〈岳陽樓記〉中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後樂園」命名的由來。

朱舜水—–日本首位中國廚師?

水戶黃門是學童們放學回家之後認識的英雄人物,這點沒有問題,但傳說他也是日本拉麵的發明人,就不得不讓人抗議。翻開日本許多有關拉麵的暢銷書,或去拉麵博物館參觀,例如在橫濱的博物館,你會聽到同樣一套有關拉麵起源的故事。它是個好故事,意思是當中有不少史實,但它有個問題。水戶黃門是個名人,他確實把朱舜水請到水戶藩教導儒家思想。根據傳說,朱舜水後來教水戶黃門做拉麵,水戶因此成為第一個品嚐拉麵的日本人。水戶確實在他的日記中提到,他喜歡吃蕎麥麵,但它遠遠比不上拉麵,而朱舜水是個文人,不太可能教人烹飪。從當時留下的畫像看來,朱舜水有點年紀,氣質出眾,跟很多中國的文人與官員一樣留著鬍鬚,還有長長的指甲。中國官員喜好飲食,但朱舜水在烹飪方面的經驗可能非常有限,因為烹飪跟他的身分地位不合。他應該會專注於更重要的事情,例如禮儀、道德與宋明理學;他多數時間應該會用來查考經書。

朱舜水的紀念石碑,過去矗立在東京大學中,目前下落不明。(翻攝自維基百科)

一幅作於十七世紀中葉的肖像畫,把朱舜水描繪成傳統儒家君子的模樣,一生學習、實踐的都是孔孟思想,並藉此在明朝的社會當中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他穿著長袍,帶著專注的眼神凝視正前方,臉上留著稀疏的鬍鬚。你幾乎可以想像他不時會用細長的手指搓搓下巴。他也許對於烹飪技巧略知一二,也肯定曾有廚子在他手下工作,但他的故鄉不以湯或麵食聞名。他與宋明理學的一代宗師王陽明一樣,來自浙江。朱舜水 18 歲就當了父親,他選擇研究儒學而不參加科舉考試,因為他認為這個制度有許多人為弊端。一直到了清兵入關之後,他才加入流亡的明朝政府為官。他在 1640 到 1650 年代曾訪問越南與日本。1651 年,他正式請求幕府將軍允許他在日本定居。他曾寫道,日本「重視詩詞與歷史」,也「尊崇禮儀與忠義」。但日本當局並未同意他的要求,或許是因為幕府不知道應該要支持明朝的殘餘勢力,還是要開始跟清廷建立關係。朱舜水在越南與日本之間往來好幾趟,一度曾與鄭成功聯絡。鄭成功人稱「國姓爺」,在十七世紀中葉打敗荷蘭人,讓原本受到荷蘭殖民統治的台灣島獲得獨立。

我們可以相當肯定,發明拉麵或引進拉麵到日本的不是水戶黃門。1664 年,水戶的手下前往長崎,邀朱舜水前往水戶藩協助傳播孔孟學說。朱舜水此後便成為水戶黃門的政治兼道德顧問,他經常與水戶黃門見面,並在江戶地區四處講學。1666年,水戶黃門下令拆毀多處寺廟,因為他篤信儒家思想,排斥佛教。朱舜水參與了水戶孔廟的設計;東京今天依然矗立的另一座孔廟湯島聖堂,也是依同樣的設計施工建造。朱舜水在 1682 年逝世,葬於茨城縣日立市的瑞龍山山腳下。水戶黃門既是他的恩人,也是他的門生,死後就葬在朱舜水的墓園附近。 朱舜水不曾在江戶長住。水戶黃門在江戶的「大使館」所在的位置,後來成為東京大學前身帝國大學的校址。

這篇飢餓拉麵文,只好先拿出一碗當代人氣名店,過去為江戶,現在是東京的醬油味拉麵代表—–麵屋武藏來讓大家飢餓。(翻攝自網路)

關西與關東口味

日本社會主要的階層當年的飲食十分簡單,但根據十六世紀初期的一些紀錄,園丁與木匠常會一次吃以今天的標準來說算是很大量的食物。在室町時代末期、江戶時代初期,比較富裕的階層開始一天吃 2 到 3 餐,如果負擔得起,他們食用精製白米的比例也會增加。隨著食用白米的現象在上層社會逐漸普遍,罹患腳氣病的人數隨之增加。這個疾病很快被稱為「江戶煩」。跟十九世紀歐洲的痛風一樣,腳氣病主要影響生活富裕的族群。

在地理上,日本有兩個區域性很不一樣的權力中心:關西地區是指京都與大阪一帶,關東是東京及周圍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兩個地區出現不同的方言、民情風俗以及不同的飲食。江戶(東京的舊稱)是武士與權力政治的城市,大阪則是商人與金錢的都會。過去與現在一樣,來自大阪的人被認為穿著比較「派手」(意思是「闊氣」),東京居民的衣著則比較「地味」(「保守」甚至「土氣」)。從 1630 年代開始,江戶快速發展成為幕府將軍的城市,也是德川家族在關東地區的大本營。大阪被稱為「天下的台所」(意思是「國家的廚房」),因為關西地區的稻米多數是在大阪買賣,許多藩主的帳目也在這裡結算。各地藩主帶著大批隨從到江戶盡了「參勤交代」的義務之後回到自己的領地,總是覺得自己的地盤進步程度不如首都。他們在江戶吃慣了白米飯,回到自己家鄉就抱怨說,不想再吃摻了小麥與小米的米飯。德川時代的相對富裕與江戶發展成為都會,開始影響其它地方,逐漸形成全國性的口味,或至少是各地開始有了要跟江戶看齊的想法。在幾條幹道上往來,以及在驛站過夜停留,更強化了這個趨勢。

起源自大阪的水產公司,也用「天下の台所」這個古稱來宣傳。(翻攝於品牌臉書)

江戶為日本料理訂定了標準,同時為拉麵的出現預設好舞台。江戶出現餐廳的年代,比法國和英國都早很多。法國第一家餐廳出現在 1765 年,英國則要等十九世紀初年才有真正的餐廳。當時有個字眼叫「江戶子」,指的是在首都土生土長的民眾。他們無憂無慮,過著十分享受的生活。這是個正面的字眼,最早出現在十八世紀末期。典型的江戶子是這樣的:手頭很寬、教養很好、對首都瞭若指掌、氣質出眾而且品格高尚。真正的江戶子叫「通」(內行人),「通」這個字在 1760 年便已出現。所謂通,意思是懂得玩樂,對於劇場、音樂場所以及餐廳都很熟悉。有關兌換錢幣的規矩、在特定情況下該怎麼辦或該說什麼話都有一套準則,只有內行人清楚。「通」的相反是鄉巴佬,他會想要充內行,但對於真正世故的人的價值與行為模式一無所知。

江戶與肉食

江戶時代的歷史,可能可以解開日本人究竟何時開始吃肉的謎題。在拉麵的發展過程中,吃肉是很重要的一步:熬煮拉麵所用的高湯需要肉,同時,拉麵上層都有肉片。日本上層社會認為肉有點不潔(日文稱為「穢れ」,kegare),但對多數人來說,不 吃肉這個禁忌的主要考量是跟經濟有關。江戶時代的社會,是以 稻米的生產為基礎。稻米就是財富,也是貨幣制度的基準,就像許多國家一直到二十世紀上半葉,都是以黃金為貨幣基準。農業生產決定大名與手下的貴族,財力能否勝過其它領地。靠農民奉養的那十分之一人口,到底能過得多享受,也要看農業生產多寡而定。在日本北部的青森縣,當地農民喜歡吃肉,特別是野豬肉,它富含脂肪,人們相信它也具有藥效。有一本農民食譜記 載,到了 1848 年,豬肉在江戶已經很常見,以各種形式公開販售。我們可以想像,雖然大家在正式場合還遵守禁止吃肉的法律,但下層社會往往不予理會。

江戶城市居民認為哪些東西不能吃,是早年另一個喜劇的主題。有一段詼諧的落語,講的是京城的守衛在冬天夜裡為了取暖所想出的辦法。以前有句俗話,大意是說江戶常有的新聞是火災和打架。江戶蓋滿小小的木造房屋,一般民眾又好鬥成性,很容易就因為感覺被冒犯而大打出手,因此當局安排守衛負責在大街上巡邏,一方面防範大火,一方面維持社會秩序。這段落語的情節如下:

消防隊長把手下分為兩組。一組在火爐邊取暖,另一組去巡邏。第一組回來之後,換第二組出去,就這樣輪流守護責任區內居民的安全。

有個守衛說:「我女兒不想讓我著涼,逼著我帶了一瓶清酒。」隊長聽到之後說:「你瘋啦?長官知道了怎麼辦?這會給新進的守衛建立什麼壞示範?」

隊長隔了一會兒後說:「給我聽好!」他接著慢慢地說,好像是在告誡屬下,但其實是在下達指示:「把清酒倒進那個陶壺裡,放到爐子上。」

他的屬下覺得疑惑,問說:「你不是說不能喝酒?」

隊長說:「沒錯,但如果把清酒從陶壺裡倒出來,那就像是在喝藥,不是嗎?」

此時另一個守衛說:「我也帶了一點。」

又一個守衛小聲說:「我想大家都會帶酒,所以我就帶了一點野豬肉。」

其他守衛一個一個靠上來,每個人都從大衣掏出一點材料。

有個人說:「我帶了一點洋蔥。」

大家七嘴八舌,直到有人發現,他們沒有鍋子。幸好有個人從背上拿出一個鍋子,說:「我剛好揹了一個在身上。」

守衛們圍成一圈,一起享用剛煮好的肉,一起喝酒。直到來巡察的長官突然出現,叫他們把東西全收起來,並且告訴他們,野豬肉沒有藥效!

這段落語的表演者呈現飢腸轆轆的守衛吃吃喝喝的模樣,逗得觀眾很開心,但最有趣的是每個守衛小心翼翼、一點一點說出自己帶了什麼東西的表情。

來自京都的天下一品拉麵,是創業超過40年的老店,也可視為關西代表口味之一。(翻攝自網路)


(本文摘錄自《拉麵的驚奇之旅》,顧若鵬(Barak Kushner)著;陳正杰 譯,允晨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