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門,
作為南島語族的排灣族部落的居住地,
在歷經幾百年的時光,深耕於此,
與漢人的通婚、開墾等交流,
族人們盡力地保存自己的文化,
為的是身上的血液繼續綿延不絕下去。
而近年來更深入的投入
發揚排灣族的特色與觀光,
讓更多人知道排灣族引以為傲的
生活文化和特色。
路線:三地門禮納里部落→山川琉璃吊橋→德文部落
在屏東市經歷了眷村的文化陶冶後,飽足一頓,60 分鐘的路程,我們從市區的景色,進入大山大地的靈魂,感受天地所賜予的美好。
大地的第一站,禮納里
2009 年的莫拉克,重創了屏東三地門鄉、瑪家鄉、霧台鄉三鄉,鄰近的大社村、瑪家村及好茶村的村民在政府的協助下,遷移至瑪家農場,由世界展望會援建社區組合屋。
在導覽過程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四座不同教派的教堂,在三村村民遷移後,他們將原生的天主教信仰,帶入了新生活和新環境。
伴隨腳步而行的是隨處可見的手作工藝飾品,社區還有各式各樣的工藝課程讓大家體驗!
離開後經過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排灣族的特色「山川琉璃吊橋」,映入眼簾,同時也是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往來的交通要道。
吊橋是由在地藝術大師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分別鑲嵌在橋上兩側有 32 面故事牌,述說著部落動人故事。在這裡順帶提一下,排灣族有三寶,其中一個就是琉璃珠,在排灣族社會中琉璃珠是家傳寶物,同時也象徵著在族裡貴族的社會階層地位。
站在橋上,遠望腳下的隘寮溪,眺望美麗的屏北平原。
30 分鐘的車上休息,來到了三地門南方的德文部落,德文部落是由相助巷、德文巷、上北巴巷、下北巴巷所組成,也是唯一三地門排灣族部落中唯一有魯凱族的部落。下車同時,聞到了帶著濃濃的咖啡豆香味,撲鼻而來,走在街上,部落招呼我們體驗咖啡豆的香味和品嚐。
這時,部落有名的包金茂先生用料理來迎接我們。排灣族的傳統美食「吉拿夫」,內餡是豬肉(過往是用豬肉或是山羌肉等)或是魚肉、南瓜等等,接著用芋頭粉、小米把內餡包起來,再用假酸漿葉包起來,最外層再用月桃葉把整個包起來,最後用月桃做成的繩子綁起來,經過水煮 30 分鐘後,就大功告成囉!
另外還有提供高營養價值的「紅藜飯」、加樹豆的東坡肉和樹豆丸子湯。
最令大家驚豔的是「小米披薩」,這是我第一次品嚐小米與比薩的融合,這可是結合傳統和現代的美食饗宴,更是賦予小米新的生命和發展。
最後,德文部落為何會有咖啡呢?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德文部落種植了很多咖啡樹,當時所生產的咖啡豆都是送回日本,並且呈現給日本天皇作為禮物。更因為德文部落位於山區,白天日照充足,午後水氣重,咖啡樹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得慢,果實也較為厚實而飽滿,喝起來香醇濃郁,德文部落原本沒落的咖啡產業,直到十多年前,也開始重新恢復咖啡樹的種植。咖啡現今已成為現在德文部落的觀光一大特色!
夜幕低沉,享用完包大哥原鄉風味的無菜單料理後,我們動身前往巫婆 Ti 家,踏進以自然天地圍繞的樹屋,準備進屋休息,回想今日所的部落文化陶冶,準備明日的林邊行程囉!
-「屏」氣凝神啖美食,「東」奔西跑遊祕境!
-美麗的後灣邂逅.淨灘.屏東文創
-不再只是蓮霧、鮪魚!林仔邊與東港的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