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之町的北國生活再發現


這裡就像米其林三星主廚做出來的夾心蛋糕或千層派,
一層雪、一層樹、一層山、一層天色,
渾然天成,看了心頭都甜。


整個冬天到處都是北海道的旅遊話題,多到有點吃太飽消化不良,北海道嘛,不就是雪,什麼稀奇,本來是這麼傲嬌地想,但實際走一趟東川町後才知道,真正冬日白花花的北海道生活,原來長這個樣子。雖然去過夏季與秋季的北海道,但既不擅滑雪,又特別畏寒,生理心理都自動避開冬季的雪國,直到今年冬季,才第一次踏上盛雪的大地。

二月底那天早晨聽到的雪聲,暖爐前喝到的手沖咖啡,木屋民宿早餐吃到從產地直送的手做日式麵包,純淨的旭岳雪水與乾冷清淨的空氣,以及結構鬆散甚至慵懶的旅程,這一切屬於東川町的自然療法,必定有著常保身體健康之效。尤其當我回到台灣第一天就因為陰濕的氣候而鼻子過敏再犯時,特別相信這種魔力。

25039612584_a147c2eead_k

山與雪,溫泉與林木,山神眷顧的田野小鎮

東京羽田機場飛到北海道旭川機場需一個半鐘頭,旭川機場直接開車往東川町,車程則約 10 分鐘。東川町人口只有八千人,主要鎮民活動中心落在全町的西部,東部則為包含旭岳在內的大雪山連峰,東川町是前往大雪山國家公園的入口。

鎮上就那麼一條筆直馬路為主要幹道,店家集中在馬路兩側,其他區域的街道分布為棋盤佈局,日本鄉間常見的低矮建築散落,就像大富翁遊戲裡一格一格蓋起來的小房子堆。屋外原本圍著的都是稻田,但冬日積雪過厚看不見田地邊界,天氣晴朗時,東方山脈稜線清晰,遠遠一排樹影木房,就像米其林三星主廚做出來的夾心蛋糕或千層派,一層雪、一層樹、一層山、一層天色,渾然天成,看了心頭都甜。

photo1 photo2

受到大雪山連峰的眷顧,東川町是日本全國唯一不使用自來水系統的小鎮。全町地下水水源來自天然流出的山泉雪水,近郊的「大雪旭岳源水」湧泉口開放民眾自由取用,從灌溉出品質絕佳「東川米」之農地用水、料理飲品到生活起居,他們奢侈地使用著甘美雪水。除此之外,還有旭岳溫泉&天人峽溫泉等兩處溫泉區,民眾滑雪後可立刻跳入熱燙泉湯,對了,如果要說什麼在北海道冬季必做的一件事情,必須大推雪中露天溫泉,「冰火五重天」的極致快感,絕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爽。

photo3

旭岳地帶地震極少,順著山勢建立幾座滑雪場,此區盛行的戶外活動,不外乎冬天的滑雪、雪板、雪鞋健走與夏季的登山露營。這次探訪,我們遇到戶外活動專家大塚友記憲先生,其實是一位當地野外攝影師(後來才知道東川町官網上的絕美自然寫真圖都是出於他手),大塚友記憲可依照遊客體能需求打造不同組合的戶外體驗,帶大家前往東川町最佳攝影點,或是在行程中幫遊客拍攝專業美照,這是只有身為攝影師的他才能辦到的專屬服務,東川町不愧為「寫真之町」,連戶外活動教練都外掛攝影程式呀!

photo4

寫真之町&木工之街&東川Style

「寫真之町」是東川町另一個響亮別稱,並非因為坐擁豪景,而是來自每年夏季的兩大重要攝影活動。

東川町自1985年起舉辦「東川町國際攝影節」(Higashikawa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接著1994年成立「寫真甲子園」競賽,由日本全國高校派出高中生攝影代表隊參與盛會,二、三十年的塑造,東川町成功與「寫真」二字劃上等號,也讓此町成立北海道第一個「景觀行政團體」,針對鄉鎮景觀的形塑進行管制與具體規劃,維持當地景致的獨特性,更導入全新設計的東川町識別系統,成為獨一無二的寫真文化首都。

Photo5

走在東川町主街上,很難不注意各店家門口的一排手刻木招牌,街坊流洩低調野性的復古情懷,這些手刻木招牌都是東川町政府出錢支援店家更換,以便統一街道景觀,這也帶出東川町具有木工重鎮的意味。「道產材」是東川町除了稻米外另一重要經濟作物,例如白蠟木、白樺等優質木材,町內有八家木工與陶藝工房組成的工藝之街,以及知名的在地設計公司『北方家居設計社』(北の住まい設計社),後者標榜使用自然無垢木建材,矢志生產可傳承百年的木作工藝,成為東川町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品牌,也是許多工藝設計人會來北方取經的重要指標。

Photo6

如今的東川町,成為許多道外居民嚮往移住的熱門地。近年北海道總人口數逐漸下滑,年輕人力往都市外移,東川町卻逆勢成長,根據最新調查統計,東川町過去二十年裡增加14%人口,為北海道人口增加率第二位,東川町政府更成立「定住促進課」,針對大家最關心的創業、就職、住房、教育等民生問題建立補助計畫,支持原有居民能繼續居留,也協助外來移住人口順利定居。

在人口萎縮的時代,一個地方小鎮卻長期吸引來外地移住者,他們追尋的,是一種稱為「東川Style」的生活形態,這些人也成為當地另一道新的風景。

photo7

只在平日休息的店家,只賣午餐的館子,小孩出現也很正常的上班環境,比起勉強自己更注重 lifestyle 的工作模式,在只有真貨的環境裡就以真貨來一決勝負,在田中央創業的小農人生等等,形成微經濟生態體系,以自然資源共享的理念來實現生活與地方發展。

style book日本國內正注目著這個八千人的小鎮,2016年3月底剛出版的書籍《東川スタイル―人口8000人のまちが共創する未来の価値基準》,便以町、人、工作等三大面向剖析東川町地域發展的魅力,因為東川町人習以為常的事物,在其他日本人眼裡,可是一點也不平凡。

像是東京移住到東川町的正垣智宏夫婦,請到北方居家設計社跨足住宅建築設計,打造符合理想生活的獨棟民宿「VILLA Nisew-Corocoro」(註:“Nisew“是愛奴語“橡子“之意,COROCORO則是滾動,直譯為滾動的橡子民宿小屋),極簡工藝卻充滿手感溫暖的木屋裡,讓人生重新修正軌道,療癒都市人亟欲拋開的冰冷、複雜與倦意。

或是來東川町尋覓一塊天涯海角,實現夢想的甜甜圈店「& DONUT」。一位看不出46歲但外型粗獷高挑個性女士,離開之前電腦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後,從名古屋移住北海道,開始學做甜甜圈,買下一間老奶奶的小房子改造成白小屋,就這樣開始賣起甜甜圈與咖啡,展開療癒而勇敢的第二人生。

其他在文章裡放不下的,還有東川町逐漸打開人氣的風格咖啡廳熱潮。例如佇立在遼闊雪地上的「YOSHINORI COFFEE」自家烘焙咖啡、返回故鄉的兄弟一起經營選物店與咖啡酒館的「ON THE TABLE&LESS」、以及為愛留在東川町的英國人所開設的英式咖啡館「ROASTER COASTER」等。

photo9

YOSHINORI COFFEE

photo8

「& DONUT」

深入在地的旅行步調,聆聽自然的生活經驗

住在東川町這幾日,連日白雪滿喫,生活好像只剩下藍白兩色(夏天應是藍綠),藍是所有居住在PM2.5紫爆城市裡的人都會嫉妒眼紅的藍,白是真的叫做你必須戴墨鏡不然會被閃瞎的白。

東川町人驕傲地說,「別去NISEKO滑雪,那是外國人觀光客去的,我們東川町的雪質才好呢!」說真的我本來也是分不出雪質差異,但畢竟是跟傳說中的「好雪」共度數日,似乎可以理解町民自豪的道理。

photo10

含水量少的粉雪雪質極佳,如天上灑下輕塵,落地時不會馬上融化,拂在身上可輕輕撢去,六角狀的美麗雪結晶,即使肉眼都清楚可見,陽光照射下如同灑落一袋碎鑽,大地化為一片晶燦閃爍的「雪星空」,猜想這番美景當地人必定看膩了,但我們熱帶民眾可是垂涎三尺驚嘆連連。雪景哪有看膩的時候,對著雪花飛舞發呆兩小時都不嫌浪費(北海道民表示深井冰),等著靜靜的降雪一點一滴吞噬掉大地脈動,或者誤以為能聽到雪聲(當然並不會),長靴踏進雪裡的沈重的微微的碎裂聲響,聽起來仍是新奇而迷人。(有時覺得雪景就像熱帶居民的木天蓼,一看就會迷幻高潮)

photo11

有日早晨下著大雪,我走到飯店門外,就那麼站著,灰天白地,萬物淡寂,雪聲悉悉簌簌都嫌太過活潑,當時才領悟原來德布西那首《The Snow Is Dancing》的意思。我想起在當地文宣上讀到一對年輕夫婦設計師的感想,他們從大阪移住東川町,太太寫下町內生活最療癒的時光,就是聽到水田灌溉的涓流,樹葉擦過的聲響,以及雪融後春日綠芽萌起,清楚感覺到季節轉換的瞬間。那些住在都市裡,從來不會發覺的細節。原來人並非天生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切只是心累。

胡晴舫說:「在城市旅行,看見的是人;在鄉間旅行,看見的是自己。」

所以來旅行,更要來生活。

phot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