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周
連續有兩場大型的觀光論壇
分別在台北與台中舉辦
一場以展望型的永續觀光為願景
一場則是面對旅遊產業的困境做探討
我們蒐集了和兩場論壇相關的新聞
讓未能參與論壇的讀者能夠多方面了解
2017台灣永續觀光發展論壇
觀光局推永續觀光 鼓勵民眾「打工換宿」深度旅遊
“台灣為接軌全球永續觀光發展,結合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以今年「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為目標,舉辦論壇。賀陳旦指出,交通部在觀光局及地方合作下,辦一些體驗營、參與營,如在東部營運工作假期,與在地的學校合作,幫學校整理一些廢棄的校舍,讓孩子可做活動。他強調,永續旅遊是尊重、參與產生出來的在地累積,希望國人經營國民旅遊,同樣的精神喚起國際觀光旅客來台灣,用此方式體驗台灣。”(UDN/聯合報)
推動永續觀光 賀陳旦:旅行、享受、尊重
“賀陳旦表示,今年論壇核心觀念為「從種籽到森林」,運用年輪、指紋、漣漪三個意象,傳達推動永續觀光應思考的時間性、獨特性與擴散性,象徵在觀光旅遊上,各個旅遊目的地、每種旅遊型態的差異性。他說,UNWTO 正推廣「旅行、享受、尊重」的新旅遊理念,「享受」在地青年的人情味、用心與心意時,也要「尊重」差異性,放慢旅行步調,欣賞所到訪的景點、去感受在地的文化差異性,提升國旅深度。”(自由時報)
發展永續觀光 台灣借鏡他國經驗
“為借鏡他國寶貴經驗,觀光局「2017台灣永續觀光發展論壇」特別邀請國外重量級講師分享精彩案例。其中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藝術總監北川富朗強調,一個地區的永續觀光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讓當地的居民也能一起參與,印尼峇里島 Green School 創辦人 John Hardy 也認為,永續精神必須從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環境中累積,並透過孩子的教育開始,培養他們對於土地的認同與維護的責任;國內業者如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等也以自身實踐經驗,分享台灣推動永續觀光旅遊的心得。”(央廣)
綜合點評:「永續觀光」不僅是台灣,也是全球關注的議題;畢竟,隨著觀光旅遊產業的持續成長,「炒短線」的觀光模式,很可能只帶給少數人獲利,而無助於多數人的生計,甚且造成生態環境無可補救的破壞,這些都是在推動觀光發展時,必須一併思考的課題。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值得參考的模式,在這次論壇中請到的幾位來自日本、斯里蘭卡、印尼峇里島、法國,以及台灣在地的演講來賓,都提供了成功案例。一言以蔽之:「永續」與「獲利」並不違背,重點是如何找出正確的方向並確實執行。(我也來點評)
第三屆台灣觀光發展論壇
台灣觀光之本 蔡其昌:提升競爭力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今天出席第三屆台灣觀光發展論壇,他指出,過去陸客帶來的觀光榮景,政治力大過競爭力,回歸產業本質,還是應提升台灣觀光的競爭力,才是台灣觀光之本。第三屆台灣觀光發展論壇今天在中興大學登場,多位產、官、學界的專家出席,論壇分別就「新興市場新挑戰」「人力培訓新思維」「旅館經營新藍海」「市場通路新革命」「分區分流新戰略」五大主題進行討論。”(中央社)
陸客是政治財 蔡其昌:應發展電競等新型態觀光
“由台灣亞太產經智庫、台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連續第三年舉辦台灣觀光發展論壇,前兩年的主題分別是「千萬過後」、「全球藍海」,今年則是「危機轉機」。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在開幕典禮上表示,過去陸客人數爆增並非常態,陸客忽然不來了,才有機會自我檢視台灣觀光產業結構是否健全,他認為未來應發展郵輪、會展、醫療、電競等新型態觀光。”(新頭殼)
綜合點評:相較於前一場以「永續觀光」為目標或願景的論壇,這場則是以業者所面臨的迫切議題為主,有參與前後兩場論壇的與會者,形容是「從天上到人間」的氣氛差異。正如新聞引文所顯示的,「陸客不來」仍是傳統旅遊業者最關心的因素,儘管兩場論壇參與的成員、以及探討的議題似乎有所區隔,但若深入思考,或許正是互為因果,也需要從彼此去尋求解答。無論如何,不僅要「讓世界看見台灣」,還要真正「讓世界旅人走進台灣」,無疑是雙方共同的目標,但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達成?顯然還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辯證。問題是,台灣的旅遊從業人員,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我也來點評)
本週選題&點評人:工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