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Pez,旅途三小事
關於東京馬拉松,只能說「神啊!請多給我一點中籤運!」
貴為亞洲唯一世界六大馬賽事(其它賽事為柏林、倫敦、芝加哥、紐約、波士頓)的東京馬拉松抽籤結果在 9 月底公佈,不意外的,今年我又再度的落選了。
從我 2014 年年跑馬拉松開始,抽了 4 次終於中了 2017 年的籤,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種錯覺:如果抽中了東京馬,明年就會好運一整年。
如果世上有馬拉松之神,每年放榜日前想必絕對是香火鼎盛吧?
到底為什麼東京馬這麼吸引人呢?在我 2017 年跑完後,得到了以下心得:
1. 超級好逛的 EXPO
相較於我之前參加過的柏林或其他歐美馬拉松,賽前博覽會多數以展售贊助商的商品為主,日本東京馬及其他大型賽事真是卯足了勁地規劃各式各樣的互動小遊戲、實境體驗。
例如全日空直接把商務艙座椅搬來會場給民眾試乘;還有讓民眾感受阪神、關東大地震一樣搖晃程度的地震體驗車……。
就算只是跑者親友團也能感受到那股歡樂的氣氛,會場有吃有玩有拿,搭配讓人眼花繚亂的限定商品,讓人不禁佩服日本真不愧是運動行銷大國,好想每年都去東京馬大撒錢!

全日空的商務艙實境體驗。

地震體驗車,搖晃程度不是開玩笑的。

現場民眾模擬與街道人群 hi-five 的小遊戲。
2. 路線優異、涵蓋景點多
起點從新宿出發,沿路會經過淺草寺、看見晴空塔、銀座、東京鐵塔等我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地標,一個好的城市馬拉松就是能讓跑者在全馬 42.195 公里中感受到當地的特色和精神。
東京馬在路線規劃上新舊並立,在這趟旅程中,跑者可以感受到東京的古與今,雖然通常跑到時髦的銀座時已經撞牆到不行了……。

經過淺草寺。

Skytree!
3. 民眾熱情
日本可以說是亞洲全民運動風氣最盛行、馬拉松活動最常動員參與的國家。許多路人帶著小孩不畏二月寒風刺骨站在路邊幫跑者打氣,甚至設立個人補給站提供自家食物、飲料、肌樂。
路邊也有商店街、社區或學校團體組成的拉拉隊,替沿途的跑者加油,42公里完全不間斷。

大會補給志工。

私人補給民眾。
4. 賽事規劃完善
從 EXPO 報到、安全注意須知、到開跑前的安檢、入口動線、行李寄放,都可以發現東馬規劃好許多的有效人力和各種語言的志工,補給站也拉得很常能讓眾多跑者使用到。
2017 年特別的是將終點改到市中心的東京車站。終點在市中心很好但是領取完賽禮的動線奇長無比,要跛腳走到日比谷公園真的好累啊!

號碼牌領取。

支援各國語言。

領取到的物資。

完賽者在日比谷公園裡如闖關遊戲領取完賽禮,寒風刺骨加上鐵腿使得這條路更加地漫長。

東馬的完賽傳統:泡足湯。在清潔腳部後跟跑者們一起泡腳真的太療癒了啦~
還好跑完全馬當晚還有去銀座逛街,才能看到百貨櫥窗廣告光影下的設計,這也是為什麼在國外玩永遠不嫌累,能欣賞的東西總是那麼多。

銀座的百貨櫥窗廣告。
東京身為一個人口眾多、各處皆是不同鬧區的大城市,剛跑完時或許還能四處見到跑者蹤跡,但隨著活動結束後人潮的分散稀釋,夜晚銀座的東馬櫥窗,不過就是百貨公司陳列設計,熙來攘往的人群裡,沒人會知道裡面是跑者、是志工、是路邊加油的民眾、還是因為封路感到困擾的路人?
儘管如此,我唯一能確定的是,民眾對東馬的期待和熱情仍然可以從 2018 年的 32 萬人報名數、只有 8.2% 的精美中籤率裡感受到,每一個跑者對這場賽事的強烈期待和渴望。
而那渴望的跑者其中之一我本人,不意外的,這次又再度落選了。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度得到馬拉松之神的眷顧呢?
附上落選證書,未來的整年幸運隔年再戰!
後記:呼籲各位朋友有抽中籤一定要去跑,近期看路跑版有人分享,有人抽了京都馬、東京馬、姬路城馬,但因為卡到過年、或是各種個人因素不便參加,佔了很多名額卻繳費率很低。
國外的臺灣跑者名譽要靠大家一起維持,一起當合格的旅人和跑者,好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