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委託,旅飯合作刊登】
新港的交通說不上便利,開車過來當然沒有問題,如果依賴大眾運輸,從嘉義車站或高鐵站搭公車過來,大約要 45 分鐘。自古以來前往新港的理由最多是進香,在台糖鐵路北港線還運營的年代,最夯的交通方式是搭火車,北港線也因此有進香鐵道的雅稱。現今在古笨港文化區旁的復興鐵橋,還可以見到保留的鐵道以及聯排的橋墩。
奉天宮是新港的精神信仰中心,廟前直對 157 號縣道,鄉裡最熱鬧的中山路,另一條 164 號縣道的新民路打橫從門前通過,此路連結民雄到北港,是新港歷史上的交通要道。走進奉天宮,眼前牌匾上書「開台湄洲媽祖」,進入三川殿前,可見兩隻鎮守正門的石獅,是嘉慶十六年奉天宮初建時留下的,三川殿後掛著 UN for Taiwan,是筆者第一次在廟裡看到的英文匾額,這是回應當年奉天宮媽祖曾前往美國的聯合國廣場參加入聯遊行,由前總統陳水扁致贈的。正殿供奉主神開臺媽祖,其中古物雲集,有乾隆年間的龍柱、雍正御賜的「神昭海表」與嘉慶御筆「海國安瀾」兩匾額等等。走上後進的凌霄寶殿五樓,陽台上可俯視整廟的建築群,中線延伸正對中山路,建築與街景呈現左右對稱,體現奉天宮也做為新港地理中心的特點。
今年五月,雲門舞集迎來五十週年,再次巡演其經典作品《薪傳》。時隔多年,舞蹈中傳達出的張力依然令人動容,開場的一段,先民揚帆強渡黑水溝,按時空背景來推斷,應是抵達笨港。三百多年前,位於北港溪口的笨港,是閩、粵移民入台要道。與泉州,廈門往來的商業繁盛,甚至曾有過「一府二笨」之俗諺。1730 年左右的雍正年間,笨港就以北港溪為界分成北街與南街,分別發展為北港與南港。南港時受水患之苦,居民逐漸移居至東邊的麻園寮,後來稱為新南港,即日後的新港。1797 年,強烈颱風襲擊,北港溪的烏水淹沒街道,天后宮遭沖毀,廟內神明及文物暫時移到麻園寮肇慶堂內安奉。當時有住持景瑞發起建廟,經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捐俸及十八庄人士共同捐款,於 1812 年落成,名為「奉天宮」,規模更勝遷廟之前。
重建的新港迎來一段不算平靜的日子,河港經濟衰退,泉漳械鬥、林爽文事件都對地方發展造成影響,最嚴重的是 1904 年斗六地震與 1906 年梅山地震接連發生。梅山地震發生在梅山斷層(從嘉義梅山延伸到民雄),達到芮氏規模 7.1,自臺灣有文獻記載以來,死亡總人數為史上第四慘重,新港市街房屋幾乎全倒。詩人洪棄生也以「陷落諸羅十萬家,人物邱陵盡泥沙」形容震災的慘痛。
在這場地震中,奉天宮前殿全毀,只剩神房與觀音殿。災後處處斷垣殘壁,居民死傷慘重,生還者沮喪不安,多有萌生集體遷移的念頭,最後多數居民決定留下重建家園。當時的新港街庒長林維朝,組織向全省募款重建奉天宮,經過十餘年的時間修建完成。
奉天宮依照原廟的樣貌修建,比對當時留存的老照片,主體結構可見今日模樣。因募款順利,重建工作力求盡善盡美,由中國請來交趾陶師傅洪坤福等,又聘請北部名匠屬粤系之匠師吳海桐,主持受損嚴重部分即三川門、五門、前耳門和配殿之修繕。1917 年 1 月 17 日舉行落成典禮及臨時媽祖大祭,為配合其後的各式慶典以及進香活動,火車增開班次,票價折扣優惠,各地香客絡繹不絕,新港街盛況空前。
震災重創的當下,新港的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滯,庒長林維朝在震後隔年倡議興建打北輕鐵,貫通打貓(今民雄)到北港溪口,拉動了民雄、新港與北港的貿易活動,歷史雖然短暫,作用十分關鍵,其後被糖業鐵路收購,除了繼續發揮貨運功能,更是串連了廣大的進香群眾。糖鐵停運拆除之後,在原軌道上修建公路,即現在的 164 號縣道。從奉天宮門左轉出了市區,車行其上視野開闊,順暢地一直線抵達民雄市區。
烈震對當時社會諸多方面有深遠影響,關於震災分析指出,除了地震規模甚大,房屋結構亦是主要的問題,土埆厝的耐震效果極差,一遇強震極易倒塌,大部分會碎成一片,屋內居民幾乎沒有逃離的時間。 於是明令取消土埆及土埆混合磚石構造方式,並明確規定其接合部應以水泥的砂漿固定,耐震防災觀念開始導入法規。在醫事方面,當時臺灣人排斥西醫,震後因不願動手術而死亡者多達 43 人。日本當局加派臺大醫院卒校生 20 名從事災區治療,成效良好並獲得好評,進而逐漸改變人民對西醫的看法。
地震帶來災害及傷痛,也帶來文化藝術的復興,梅山地震造就了交趾陶另一高峰期。當時新港奉天宮、溪北大興宮、嘉義孔廟、打貓大道公廟、慶誠宮等,都在 1910 – 1920 年間重建。期間適逢艋舺龍山寺與北港朝天宮改建,造就交趾陶與剪黏文化的另一個高峰期。嘉義災後重建促成交趾陶與剪黏文化在當地生根,並被譽為交趾陶之鄉,日人更將交趾燒稱為嘉義燒。欣賞交趾陶最好的地方是奉天宮,從震災重建之後歷經多次的修整,到 1999 年因集集大地震、嘉義地震受損進行的古蹟修護工程,各時期的交趾陶藝品都表達了手藝人崇敬神明的虔誠,從洪坤福師傅起算,七代弟子作品並存,為國內其它寺廟少見,獨具特色。
我們除了讚嘆匠人的傑作,也不能忘記地震帶來的傷害。如今臺灣建築的耐震規範越來越嚴謹、地震測報技術越來越精進,最後一步就是我們自己的防災意識,畢竟生命不像建築物可以重來。
漫步在新港街頭,宮前的中山路聚集販賣地區特產與街頭小食的商戶,中山路來到奉天宮前一個轉折,從奉天宮西邊繼續北向,會見到林維朝的故居。從故居對面的大興路進去,來到培桂堂,這是其子林開泰醫師的診療舊宅。引進鋼筋和混凝土的建材與防震工法的建築物,設計結合閩式、日式和西式元素,有充足的採光與流暢的通風,紅磚紅瓦,原木白牆,樸素淡雅值得細細品味。培桂堂的前廊是林懷民先生人生第一個舞臺,想像著他自小在此聽長輩傳訴先民渡黑水,唐山過臺灣的往事,將其編入雲門舞集的首場演出,順理成章。
參考資料: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陷落諸羅十萬家—1906年梅山地震
- 民報 PeopleNews:1906.3.17 梅山大地震,1258人罹難
-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歷史沿革、建築藝術
- 嘉義市政府:交趾陶
-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洪棄生〈地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