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之心:日本人是這樣看櫻花的! (上)


櫻花的盛開,不只代表春天的訊息到了而已,
櫻花還是神聖的花朵,
歌詠的對象,
文學當中的隱喻,
文化的內涵,
民族的象徵,
大和之心與軍國之魂。


從南邊的九州,到極北的北海道,由三月下旬到五月初旬,從空中鳥瞰日本彷彿鋪上了一層粉紅色的地毯。

提到日本,無法不想起櫻花,三月到五月,一系列活動伴隨著櫻花的花季進行著,不只是觀光或是單純的賞花,對於日本人而言,櫻花所代表的內涵和象徵,是深層的文化與心態。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日本的報紙、電視台、雜誌、網路都競相報導櫻花的開花狀況,氣象廳還會發布天氣預報,預測開花的訊息、滿開的時間點,將各地的花期連接起來,稱為「櫻前線」。而對櫻花的喜愛,也從語言之中融入社會、歷史和文化之中。

2016櫻前線

2016櫻前線,資料來源 http://sakura.weathermap.jp

櫻花與語言現象

從字義來看,民俗學者折口信夫曾考察日語櫻花的由來,「さ (田之神、穀靈)+ くら(神座)」,將櫻花和農耕之神連繫在一起。或許是因為櫻花綻放的三、四月,適逢春日降臨、萬物復甦,也是可以開始播種的時候,櫻花有如天地的使者。

日文的「花」也是一種泛稱,但是如果說「花見」(はなみ),就是指賞櫻,而非「桜見」。在日語中還有不少指涉櫻花的詞彙和季語。「桜時」(さくらどき)指的是櫻花開花的時間、「花衣」(はなごろも)則是賞櫻時穿戴的服裝、「桜狩」(はながり)是賞櫻的時程,短暫的花期一瞬即逝,必須像等待獵物一般,防止櫻花跑掉,而「桜吹雪」則是指櫻花凋零時,花瓣灑落,當春風吹拂,有如吹雪一般。

還有各式各樣的櫻花語言,如「桜雲」 (おううん)描述櫻花盛開的樣子有如白雲,或櫻花的顏色「桜色」(さくらいろ)。

IMG_4766

圍繞「櫻」字誕生的詞彙宇宙,《廣辭苑》第六版,photo by Looky

從詞彙就可以看到對於一件事的重視程度,為了將櫻花與萬事萬物聯繫起來,就必須創造出適切的詞彙,而櫻花的語言也具體展現在季節感強烈的日本料理中,在櫻花季所捕捉到的魚為「櫻魚」(さくらうお),以櫻花季區分魚的屬性,這在語言的劃分上非常的特別。

事實上,不只魚類加上櫻花之名,櫻花本身也是可以吃的。當櫻花盛開時,有一些主婦在櫻花樹下撿拾櫻花葉,將櫻花加以醃製後食用,或是提煉出櫻花的香氣製成櫻花冰淇淋。除此之外,櫻花飯、櫻花茶、櫻花啤酒、櫻花糕⋯⋯等,種類多到令人目不暇給。

神話與文學

透過語言和詞彙來思考日本人的櫻花觀,多少可以了解櫻花在其文化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從《日本書記》和《古事紀》這兩本古書之中了解櫻花的起源。在兩本古史中,登場的女神「木花開耶姬」(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有人認為就是櫻花的起源,而「木花開耶姫」的「開耶」(サクヤ)就是櫻花讀音的起源。人類學家大貫惠美子指出:

木花開耶姫這位女神就等於櫻花,而且學者櫻井滿還認為開耶姬是巫女,是由櫻花之靈幻化而成。這位木花開耶姬和象徵稻米的天孫結婚了。天孫在以米和稻作為主的農耕宇宙觀中屬於核心存在,米在秋天收穫,而櫻花是米在春天的對應物。

大貫惠美子為櫻花找到了神話上的神聖源頭。除了是聖樹之外,櫻花也是美的象徵,在《日本書紀》中有一段記載,於池中設置遊船,宴飲於其中,當櫻花盛開時,花瓣飛舞於觥籌交錯的酒杯裡,這使櫻花在日本歷史的記載中一開始就離不開風雅的氣氛。

yukirun

Photo by yukirun @Flickr

日本最古老的詩集《萬葉集》之中以「桜児」(櫻兒)描述為情所苦而殉情的女子,淒美地寫著當每年櫻花開時,經常想起那個叫櫻兒的女孩。《萬葉集》中多少已經點出櫻花消逝的美感,也與少女的香消玉殞連結在一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萬葉集》為植物的風物詩,其中共比喻166種的植物,櫻花只佔其中的第8位。當時仍受到唐風(中國風)的影響,對於梅花的欣賞與吟詠遠較櫻花為多,吟詠梅花在《萬葉集》中就有118首之多,而櫻花只有44首。

學者西川松之助在《花と日本文化》指出:「在日本,賞花之風始於賞梅,雖然櫻花是日本的代表,但玩賞之風源於貴族們效倣中國傳來的賞梅習俗。

櫻花在日本貴族文化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是到平安時代(794-1192),此時日本逐漸建立了自身文學與美學的主體性。平安時代最重要的《古今和歌集》,其中的134首春歌,對於櫻花的吟唱就超過100首,春天逐漸等同於櫻花的綻放與凋謝。

舉例來說,當時這般地描述櫻花的花開花謝:連綿的細雨,櫻花轉瞬即凋謝,悲嘆身世,流淚為何?歡喜於櫻花的盛開,卻又感嘆好景不常,繁華美景轉瞬即逝,只能傷春且悲歎天地之無常。

記載平安時代貴族生活與文化的《源氏物語》,其中有〈花宴〉的記載:約莫在農曆的二月二十號之後,皇上在南殿舉行櫻花宴,藤壺皇后、朱雀院皇太子、親王、公卿們都出席宴會,探韻賦詩、吟詠櫻花。在這個時期,已經將春天的賞櫻等同於「賞花」的代名詞,唐風的梅花漸漸地不是平安時代貴族所吟詠的對象。

花の醍醐
Yoshitsune_with_benkei

賞櫻的武士,「九郎判官源義経 武蔵坊弁慶」。1885年(明治18年)刊。月岡芳年作。資料來源wiki

平安時代貴族們的花宴,吟詩作對、觥籌交錯的風景,後世日本文人、武士們也競相模仿。戰國時代雖然是武士出頭的時代,但武士們也羨慕貴族與皇室的賞櫻活動,附庸風雅,期望自己不只是一介武夫,還能在文藝上有所表現,其中最為特殊的就是豐臣秀吉(1537~1598)了。

豐臣秀吉造訪吉野山之後,驚豔於吉野櫻的美景,這裡的山中有兩百種櫻花的品種、超過三萬株的櫻花樹,隨著山勢的不同,將山分為上千本、中千本和下千本,千本即千株櫻花之意。由於品種與海拔高低的不同,櫻花盛開的日期也不同,從3月下旬一直到5月初旬,都可以欣賞到櫻花的不同景色。

amesuke

吉野山櫻花,不同海拔可享受不同時期的櫻花風景,Photo by Amesuke @Flickr

在中千本的吉水神社可以看到「一目千本」的景色,即一眼望去千株以上的櫻花在眼前綻放。當初豐臣秀吉在此讚嘆櫻花的美景,使他永難忘懷,也想在自己喜歡的醍醐寺附近植滿櫻花,從近江的大和山城引進七百株櫻花樹,品種包含枝垂櫻、染井吉野、山櫻和八重櫻等,並且在醍醐寺內建了八座風格各異的茶室,邀請妻妾、公卿和大名們一同參與盛會。

據說當天參加的女性,包括秀吉的妻妾和臣下的女眷們就超過一千三百人,准許她們在宴會進行之中換裝三次,人比花嬌、爭奇鬥豔的情形可見一般。

這次賞櫻盛會不只空前,而且絕後,其後的將軍們沒有人能像秀吉這般豪奢,「醍醐の花見」、「花の醍醐」也在歷史上留下雅名。

醍醐寺

醍醐の花見,自從豐臣秀吉的醍醐宴席以後,醍醐寺在每年四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辦「豐太閣花見行列」。Photo by 胡川安

豐臣秀吉之後,進入德川幕府時代,櫻花不僅在貴族、武士之間流傳,也開始受到民眾們的喜愛,我們下一集將會看到櫻花如何在近代成為日本國家與民族的象徵。

(歡迎加入作者粉絲團「胡川安的 Life Ci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