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荒地、貨運站與蔬果批發市場,你不知道的秋葉原


「秋葉原的高架橋下方,搭了整排的帳篷,
宛如這裡從以前就是商人之街。」
──水上勉《飢餓海峽》


 

文/川本三郎
譯/黃碧君

秋葉原現在是世界知名的御宅族聖地,但在明治時代,如其名所示,此處曾經是個名為「秋葉之原」的空地,也是孩童的最佳遊樂場。明治 19 年(1886 年)九月,義大利查利內馬戲團就是在這片原野上表演,贏得眾多的喝采。

秋葉之原原本被當成防火線,明治 23 年現在的秋葉原車站正式啟動,站名不唸成「akibahara」而變成「akihabara」。這讀音的改變,永井荷風與其他明治出生的作家持不同的看法。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將秋葉原簡稱為「akiba」,很諷刺地,這才是正確的讀法。

秋葉原車站原是客貨合一的車站,貨運站進入平成後依然存在。或許是因為有貨運站,昭和 3 年(1928年)開設了蔬果批發市場(也就是競賣市場),一直到車站周邊的都市改造計畫執行後,才於 1989 年關閉、拆除。現在的Crossfield 大樓所在地就是從前的蔬果市場。

秋葉原

昭和 35 年(1960 年)上映的日活青春電影、中平康導演的《明天會放晴嗎?》裡出現了這個競賣市場。石原裕次郎主演的新人攝影師的老家,就是秋葉原蔬果市場的盤商。電影裡的裕次郎幫忙家裡的生意、拉抬了業績⋯⋯攝影棚和真實的場景結合,如實傳達出競賣果菜市場的熱絡氣氛。

戰後的秋葉原出現了和上野、御徒町相提並論的黑市,不久後漸漸演變成真空管和保險絲等電子器材的集散地,才讓秋葉原轉變為現在的電器街。

水上勉的傑作《飢餓海峽》,故事從昭和 22 年(1947年)開始說起,追查殺人事件的函館刑警當時走在秋葉原。「秋葉原的高架橋下方,搭了整排的帳篷,宛如這裡從以前就是商人之街。一間接一間的電子保險絲和電暖器的店家毗鄰。」

這裡很早就演變成電器街,特色是盤商也做零售生意。昭和三○年代初期,興起組合收音機的熱潮,主角回憶起曾在自組收音機的中學生哥哥的陪同下,到秋葉原買零件。不擅長理工科的小學生,回程順道去了萬世橋附近的交通博物館,覺得比秋葉原好玩多了。

昭和三○年代後,電視、洗衣機、冰箱三大家電為這裡增添了更活絡熱鬧的氛圍。

suzakiparadiseakihabara18

電影《洲崎天堂:紅燈》裡的秋葉原電器街

昭和 31 年(1956 年)日活出品的電影,芝木好子原著,川島雄三導演的傑作《洲崎天堂:紅燈》裡,去洲崎的客人河津清三郎,在秋葉原經營電器行。當時景氣很好,這部電影拍下了當時整排電器行充斥的秋葉原盛況。

從電子零件開始,發展至家電用品、電腦、動畫⋯⋯面貌不斷變化,總是能創造熱絡活力,這個地區隱含的無限潛力讓人驚詫。

(刊頭圖片:jun560@Flick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