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就有「旅遊食記」,古人出門也有必買神藥!證據就在17世紀的朝鮮使節書裡


前現代的跨國觀光客--朝鮮的使臣,
寫下的食記跟今日的部落客食記居然滿像的!
而他們的必買神藥又是哪一品?

愛好旅行的歷史學家,
從數十冊的朝鮮使節記錄《燕行錄》裡發現,
數百年前的旅行跟今日有很多相近之處~


數百年前,外來旅人為明清時期的北京城街邊小吃留下了什麼樣的旅行食記?在當時,這些滋味又是如何和異國旅人產生情感聯繫?這些問題本來是極難回答的,但歷史研究的有趣之處,往往就是換一種眼光重新理解歷史文獻所提供的重要訊息。例如,古代朝鮮使臣們在使節出使記錄文書《燕行錄》,就提供了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明清時期北京城的街邊美食口味。

對於北京城的飲食,朝鮮使臣們以為「大抵飲食之味,多淡而少濃」,若和現代人的感受相比,看來是有所不同。或許朝鮮使節的口味更重?而北京城各色飲食不夠濃厚,也沒有熟悉的家鄉醃造醬菜配合佐飯,或許也是原因之一吧。

然而在《燕行錄》中,古代朝鮮使臣們的筆下不只有軍國大事,更記憶了食物的各種滋味,同時也記憶了「皇明」與「朝鮮」的關係,表達出他們的情感和意識。透過國際學術出版的合作,原本分散藏於東亞各國的《燕行錄》,現在有了與讀者見面的可能性,存世的各種《燕行錄》,數量相當驚人,內容既有數百年來的使節來往記錄,也是另類特殊的跨國旅行資料,裡面更包含了朝鮮使節們昔日出使北京的「食記」。

燕行地圖

圖片說明:韓國首爾奎章閣藏古代地圖-圖上用深色點線所標示的路線,即是朝鮮燕行使節出使北京的旅程路線,該圖現藏於韓國首爾奎章閣。

朝鮮使臣金弘道筆下的使節團

朝鮮著名畫師金弘道(1745~?)筆下描繪使節團出使活動的《燕行圖》,現藏韓國崇實大學韓國基督教博物館,右上角有「朝貢」字樣。

 其中,日本學者夫馬進教授與韓國學者林基中教授合編的《燕行錄全集.日本所藏編》中,就收錄一段很有趣的文字記載:

食物則捲煎髓餅、沙爐燒餅,羊肉肥麵、角兒糖、沙餡饅頭、巴茶蜜酥餅、肉酥油糖蒸餅、盪麵燒餅、椒鹽餅、羊肉小饅頭、細糖王芠、白千層蒸餅、酥皮角兒糖、棗糕、芝麻燒餅、熱捲餅、爊羊蒸捲、雪糕、夾糖餅、兩熟魚、象眼糕、酥油燒餅、糖酥餅,此等皆自皇明流來食物,而於今或存或亡。

觀於尋常佐飯之具,則沉菜及炒豬肉、熱鍋湯是恆用也。柔薄兒以麵造,類我國霜花,而皺其縫,此蓋饅頭之屬也。其餡以豬肉和蒜為之,餅餌中最佳類也。又以麵餅,煎以豬羊油,輕脆易碎,殆似我國之江丁,其善造者,和糖屑納其中。又以粘米作小圓餅,浮水烹之,乘其熱而啖之,此又稱好味也。大抵飲食之味,多淡而少濃。

朝鮮使臣們在此次的出使記錄中,特別提到了明代北京城中習見的各種美味甜鹹麵類點心,像是燒餅、酥餅、蒸餅、捲餅、千層蒸餅、棗糕、酥皮角兒糖、夾糖餅、象眼糕等等,這些食物在使臣們的眼中都是自「皇明」(明朝)以來即有的口味,但改朝換代後,清代時期有些已經找不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甜點、小麵點,和明清鼎革,改朝異代的歷史記憶有著深刻的關連。

使節文字裡還提到北京城裡的一般人家,平日多半食用「沉菜、炒豬肉、熱鍋湯」,還有用豬肉和蒜末作餡的麵點「柔薄兒」。或許和今日北京的葷素熱炒、豬肉包子,有些歷史上的淵源吧。至於「粘米作小圓餅,浮水烹之,乘其熱而啖之」則讓人想到了糯米元宵,時至今日,這些仍是北京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點心,也是這座古老城市流傳的記憶一部分。

描繪朝鮮燕行使節的《燕行圖》

十八世紀前後朝鮮畫師筆下描繪朝鮮燕行使節的《燕行圖》,作者不詳,研究者推測可能為金弘道的作品。該畫作收錄於韓國東國大學校出版的《燕行錄全集》。

除了從小吃食中思念明朝的情懷之外,朝鮮使節們另外的特殊飲食風尚,便是找一些前明故人的後裔一起家宴飲酒,一方面敘舊,另一方面便是想從這些人的口中得到一些關於清朝的切實情報。

從《燕行錄》的記載中,常見使臣們在使行途中詢問前明文人谷應泰的後人所在。使節團多半會過訪谷家,好好飲酒筆談,交流一下感情。例如朝鮮使臣李商鳳(1733-1801)便在其燕行日記《北轅錄》中,記錄了他與谷應泰的後人親族在飲宴席間的筆談。

他們談論到谷應泰的名著《明史紀事本末》,言談中流露出對明代史事遺獻的興趣。李氏在與谷氏後人親族的對話中,也談及明清衣冠制度上的敏感問題,更開了一些帶有政治敏感性的小玩笑:

余曰:「爾們衣裳之制,較吾們孰勝?」曰:「貴國襲前明之服,吾們遵時王之綱,不可可否。」

大意是說,李商鳳問道:「比較起來,我們兩國的衣冠制度,那一邊比較優秀勝出呢?」谷家後人擔心禍從口出,回答:「貴國襲用前代明朝的衣冠制度,我們則是照著國家當下的法律綱紀,對這個問題,不置可否。」

類似的例子很多,多半發生在聚會飲宴中,清朝士人與朝鮮使臣會談到彼此衣冠上的差異,並引為談資笑語。

◎沙塵爆與水土不服?行旅裡的不適就在日常裡

除了上述小插曲,千里外遠道而來的朝鮮使節們,最感困擾的便是水土不服等各種腸胃毛病了。這些在今日看來無關痛癢的小病痛,在醫學尚不發達的當時,常常會奪人性命。

明清時期來自朝鮮的使臣們來到北京,除了漫天的沙塵難以習慣之外,最常見的記載便是水土不服的問題,其中又以飲用水為最。為了克服北京水質苦鹼,難以入口,使節們甚至要行賄看守館驛的兵丁門吏,才能買到適於飲用的井水,以免使節團患病難癒,客死異鄉。

例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跟隨使節團奉使燕行的子弟軍官李商鳳(1733-1801),便曾在《北轅錄》一書中記錄北京城水質偏醎,飲用上難以適應的情況:「北京水味甚惡,如我國闤闠中最醎之水,醎味久服漸勝,而最難堪者,醎中有甘意,不忍下咽……」。醎味水硬之外,卻又夾帶了一些甜味,的確讓人難以飲用。細檢存世的數百卷《燕行錄》,類似記載在當時朝鮮使臣的筆下,躍然紙上。時至今日,透過歷代朝鮮使臣的《燕行錄》的字裡行間,能讓人體會到古人出門在外,重要的飲用水如何獲得不易等日常生活點點滴滴。

◎旅行就是要買神藥啊

如同現代人出國旅行,隨身要攜帶常備藥物一般,朝鮮使節也會隨身帶藥,以備不時之需。但多半的情況下,這些藥物會用來在旅途中作為禮物,和沿途的官民人等作作人情,打點各種來往關係。不過,飲食不適而食物中毒的例子,其實在前近代社會中十分常見。因此尋找各種醫藥與解毒特效方,也是朝鮮使節們出外查訪的重點之一。

image

江戶時代後期,京都著名蘭醫 広川獬《長崎聞見錄》(文政元年(1818)刊行)一書提到了「吸毒石」的圖畫與記錄。朝鮮使臣李宜顯《壬子燕行雜識》中也有記錄「吸毒石」等西方傳教士的藥物,

燕行使節們特別關心一種解毒藥「吸毒石」,又稱之為「蛇石」,名稱甚多,但是相關的傳說更多。當時東亞各國都有相關文獻記載提到「吸毒石」的解毒神效,甚至耶鮮會士南懷仁也曾專門以滿文譯寫下了西方醫學的相關看法。

日本江戶時代的博物學者們,更在記載西洋事情的著作中,留下了圖片與文字記錄。那麼朝鮮燕行使節們也不例外,他們為了一探這種解毒奇藥,也曾在當時的中國京城裡四處打聽,最終在《燕行錄》中留下了相關的記載,將這些異國知識傳回朝鮮。

從記憶前朝的「皇明食物」到尋找維生的水源,甚至是為了解毒救命的奇藥,歷代朝鮮使節們為後人留下了萬分精采的旅行食記。或許,對《燕行錄》的這一種特殊詮釋與理解面向,也只有旅人們才能真正的明白其中的動人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