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臺灣氣象觀測史:曾經的「府城最高點」——原臺南測候所

【本文由交通部氣象局委託,旅飯合作刊登】

  • 文/Hektor
臺南出名的古蹟多,論造型,在公園路上的原臺南測候所獨樹一幟。圖/Hektor 攝

臺南出名的古蹟多,論造型,在公園路上的原臺南測候所獨樹一幟。這座日治早期的建築,一如其名,是以前用來觀「測」氣「候」變化的場「所」。測候所建於昔日的鷲嶺台地,是市區地勢最高之處,正好符合設置氣象觀測設施的條件,落成之時,高達12公尺的中央風力塔成為顯眼地標,因其造型獨特,當地民眾傳神地暱稱為胡椒管。

時隔多年,氣候觀測的業務早已移轉,如今由2001年啟用的南區氣象中心作為氣象預報,氣象監測等業務基地,並兼負氣象教育的任務,其中設有氣象,地震,天象,海象等展示區,透過深入淺出的演示,解說,以及互動環節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此外,設於5樓的「中央氣象局歷史展示」有臺灣過去120多年以來的氣象歷史脈絡、珍貴氣象文物與文獻以及氣象科技演變過程。在2003年列為國家古蹟的原臺南測候所,現也隸屬氣象中心。

臺灣氣象觀測「第一人」:近藤久次郎

日本人統治臺灣時期,基於軍事,航運和民生建設等需求,順應國際間氣象觀測潮流,很快就開始氣象觀測業務,1896年四月,服務於日本中央氣象台的技手近藤久次郎與通信部海事課課長遠藤可一走訪全台,勘查設置地點,同年7月,總督府依其建議,發布第一批的五個設站點,即臺北,臺中,臺南,恆春與澎湖島,正式設立有氣象觀測儀器設備的測候所。

1897年,臺北測候所最早設立,近藤成為第一任所長,是臺灣氣象事業第一任首長,任内近三十年,在臺灣澎湖一共興建了8個測候所。1910年,近藤向總督府提議設置新高山測候所,基於當時的測候所都在平地,需要設置高山測候所來研究大氣動力上的過程,對於暴風暴雨的警戒能有所助益,觀點先進且正確,在當時未被採用,直到他卸任所長的二十年後,玉山北峰山頂才設立了全亞洲最高的氣象站,營運至今。

臺北測候所外觀。圖/中央氣象局

近藤對於臺灣之颱風,豪雨,地震及火山都有深入的調查及研究,於氣象事業貢獻良多,在日本也被稱為氣象學先驅者,當時臺灣各測候所均有其銅像以茲紀念,二戰期間,銅像被收繳拿去製造子彈,直到2014年,在花蓮氣象站倉庫發現蒙塵已久,現今僅存的一座銅像。近藤之後,總督府在各地又逐步設置總共24個測候所,出張所,以及200多個雨量站,完善氣象觀測網,為現今中央氣象局全台各地氣象站之前身。

臺南測候所,完整保存日治時期建築工法

1898年,臺南與澎湖測候所設立,興建年代最早的三個測候所,皆為「同心圓」配置形式,中央圓柱形風力塔,四周包圍18邊形的室內空間,此建築形式在其後的氣象站均未再出現,至今得以保存原貌者,只有原臺南測候所,可說是百年以來臺灣氣象史發展之最佳見證,而且也是少數從日治早期留存下來的建築物。

原臺南測候所的建築內外均極具特色,細節大有可觀,舉例來看,18面環形外壁,頂部是磚砌收邊線腳,中段貼飾「十三溝面磚」,有窗或門等開口,底部是「玄武岩」腰帶和大片洗石子面所構成的基座。16樘窗戶是「上下推拉窗」,利用重量相同的平衡錘,讓窗戶可以隨處固定,是很精巧的木窗設計。

天花板是以傳統工法所修復的「木條灰泥天花板」,工法繁複細膩,造型優美,此外尚有諸多可細品之處。建築修復之時,盡量採用原始材料與結構設計,輔以現代材料與工法,補強於無形之間,可以感受修復團隊的用心。測候所內部保留百年前觀測氣候及地震的儀器,以及留存的文件紀錄,藉此可了解當時氣象觀測之作業。

原臺南測候所得天花板,是以傳統工法所修復的「木條灰泥天花板」。圖/Hektor 攝

提早預約!走一走氣象觀測的時光長廊

氣象中心展示場與測候所均免費對外開放,不過需要在兩個工作天之前預約才得以進入參觀,一樓與三樓為氣象展示區,三樓另有氣象展示區,五樓為天象與海象的展示區,現場看板解說詳盡,也可以透過 QR Code 連結語音解說,十分便利,互動環節頗有創意,利用 Line 的帳號進行,裡面有三個任務,每個任務採通關方式的設計,引領來賓到現地回答問題,完成任務後,到服務台領取紀念品,當天完成的紀念品是明信片一張。

非常推薦五樓電梯口旁邊,2017年設立的「中央氣象局歷史展示區」,可在其中了解到從古至今,氣象觀測業務的演進,方式由地面到高空再到海洋、技術由人工到儀器再到遙測,預報的機制如何幫助地震與颱風等天災的預警。

2017年設立的「中央氣象局歷史展示區」。圖/Hektor 攝

展示出的許多文件彌足珍貴,例如第一張觀測月報表,可以看到鉅細靡遺地以每小時為單位填寫紀錄,想見當時從事人員的嚴謹工作。人工繪製的第一張天氣圖,1910年哈雷彗星的觀測紀錄更是讓人嘆為觀止。設備儀器中最搶眼的是百年前官方第一台黃銅製天文望遠鏡,其他更有原本散落各地,辛苦收集回來的各式物件,兼具歷史價值及教育意義。

1910年哈雷彗星的觀測紀錄。圖/Hektor 攝

參考資料:

  1. 臺灣南區氣象中心|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 〈日治時期臺灣的颱風災害與防救災措施〉,作者蔡昇璋
  3. 維基百科,〈原臺南測候所〉
  4. 〔紙上博物館〕原臺南測候所見證臺灣百年氣象史
  5. 中央氣象局南區氣象服務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