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熊本城跟台灣之間,
還有這一重歷史因緣!
最近熊本發生兩次大地震,讓人十分關心災民的安危,同時也留意起熊本城的受損情況。新聞畫面中,多以熊本城大小天守為主要畫面,但事實上,這兩座天守在明治十年(1877 年)西南戰爭時就已焚毀,現在的天守,是 1960 年重建的鋼筋水泥建築,最上層還設有令人昏倒的玻璃窗。真正的古蹟則是毗鄰在旁的「宇土櫓」小天守。
這座古城和臺灣的歷史有間接的關係,很值得玩味。
◎一分鐘快速認識熊本城的歷史
熊本城的建造者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手下大將,他不但協助秀吉平定日本,更在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中擔任先鋒,最遠攻到鴨綠江邊的咸鏡道,也在蔚山死守城池十餘日,撐過朝鮮七年戰事中最慘烈的一役。
清正為日軍立功極多,被視為日本軍國主義原型人物,也最為韓人所痛恨。同時他也是築城高手,日本幾座重要的古城都有他參與的痕跡。他晚年以蔚山圍城的經驗設計熊本城,打造出日本數一數二的巨大要塞。整座城池周長九公里,總面積九十八萬平方公尺,等於四座中正紀念堂的總和。清朝台北城的面積約為一百四十萬平方公尺,但城中包含街市和廟宇,熊本城則是純粹的政治中心與軍事要塞。本丸設有三座天守,全城建有四十九座櫓、十八道櫓門(築有望樓的城門),和二十九座陽春城門,並鑿井百餘口以備圍城之需。
城郭巧妙地配合茶臼山的地形,蜿蜒間關,層疊壘進。最具特色的是寬高長大的牆垣,呈半弧形緩慢向外擴張,兼具雄壯的氣勢與流麗的美感。這種被稱為「扇勾配」的設計更有作戰上的實用功能,一方面不利架梯,且在視覺上對攀爬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迫。根據概略的估計,光是本丸的牆垣就使用了十五萬塊石頭。竹之丸南側的長牆,寬達二百五十三公尺,是日本城郭中之最。
熊本城建得固若金湯,但落成後,日本進入承平二百餘年的江戶時代,未曾經歷兵燹,直到西南戰爭時,才頭一次發揮要塞功能,擋住了由西鄉隆盛所率領、素以善戰著稱的薩摩軍之攻擊,再次名揚天下。
◎何謂「西南戰爭」?熊本城跟臺灣,為何因「西南戰爭」產生了間接的因緣?
明治維新時日本廢除武士階級,改稱士族,並以徵兵制度建立直屬於天皇的軍隊。一連串斷髮廢刀、階級平等的政策,使舊武士賴以生存的精神價值和經濟基礎完全崩潰。
他們喪失了尊貴地位與特權,也不再有固定的俸祿,生活陷入苦境。廣大士族的落魄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們或迫於生計,或無法切斷與舊時代的連結,集體醞釀著強大的反撲情緒。
這時出現一種論調,認為征伐海外,可以恢復士族的尊嚴自信,同時解決失業問題,更能讓國內各藩團結一致。其中,出身薩摩(鹿兒島)的維新元勛西鄉隆盛主張「征韓論」,但在內閣會議遭到否決,因而下野,使得士族不滿的情緒更為高漲。
以外事轉移內部問題,向來是政客的萬靈丹,維新政府為了安撫士族,在 1874 年發動牡丹社事件,任命隆盛之弟西鄉從道為總大將,率領摻雜若干失業士族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入侵臺灣。最後雖然取得外交上的重大勝利,但並未能成功擴張海外領土,日軍也因水土不服而病亡慘重,士族問題更沒有因此獲得解決。
1877 年 1 月,薩摩士族們終究抑止不住沸騰的積怨,在西鄉隆盛統帥下以「上京質問政府」與「清君側」的名義,穿上了政府軍的制服北向出兵。他們所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陸軍熊本鎮台所在的熊本城。這座由征韓前輩加藤清正所建的天下名城,唯一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卻是抵擋征韓論者西鄉隆盛與末代武士們在歷史上的告別演出。
◎熊本城有多威?四千軍力力抗一萬四千兵,死守五十四日
起初薩軍氣勢如虹,然而畢竟倉促集結,更低估了政府軍的實力。四千名政府軍倚仗著熊本城,抵抗一萬四千薩軍,死守五十四日,終於等到大軍來援,在城北郊外的田原坂給予薩軍致命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熊本城包圍戰中,政府軍打出了幾位傑出將領,其中包括參謀長樺山資紀中佐,和參謀兒玉源太郎少佐。另外,援軍中有一位小倉十四連隊連隊長乃木希典少佐,以及名古屋鎮臺步兵第六聯隊長佐久間左馬太中佐,也都曾與薩軍爆發激戰。
對臺灣史略有認識的人看到這幾個名字必不陌生,他們正是第一、三、四、五任臺灣總督。他們擊敗薩軍,卻繼承了西鄉隆盛的海外之志,日後分別在日俄戰爭與乙未征台之役大展身手。
熊本城抵住了不平士族的反撲,武士時代從此一去不返。日本維新之道上不復再有巨大的社會結構性阻礙,得以傾其全力謀求富國強兵,反而為日後的軍國主義和侵略武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薩軍合圍前夕,熊本城大小天守忽然被一場無名火所吞噬。一般相信這是熊本鎮台司令長官谷干城少將為了激勵將士們背水一戰的決心,同時破壞舊武士的精神象徵,故而自行引火毀去。以是熊本城三座天守,只有獨立開來的「宇土櫓」倖免於難,保存至今。
在日本參觀古城登臨天守,遊客們總是如潮水般來去,無一刻安靜。但在熊本城,人們卻多只對復原的大小天守感興趣,鮮少有人多走兩步來看看宇土櫓這真正的古蹟。其主構造內,深褐色的木造構件在歷經四百年人們的撫摸踩踏下曖曖柔亮,強烈的陽光穿過小小的櫺窗四處散射,到內室裡只餘一片幽微。
這裡是真正的歷史空間。我曾在其中一個房間內獨坐良久,思忖著,加藤清正雖在朝鮮戰爭中立下不世之功,畢竟侵人之國,鬧得村村著火樹樹冒煙,也累得無數子弟兵憾死異域。這樣的加藤清正,是否曾一個人在此沉思?
而年輕的軍官樺山資紀和兒玉源太郎,為了帝國的維新前途死守這座城池以抗薩軍的破竹之勢。當大小天守餘燼未熄,城外砲火喧天之際,他們是否也曾在這裡沉思?
熊本城的石垣在這次地震中崩垮了不少,大小天守和宇土櫓也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壞,幸而結構看似無損。熊本城早已成為當地人的精神象徵,甚至有該縣出身的電視臺記者在連線時幾乎落淚。官方評估整體修復恐怕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
參照三一一地震後日本人修復仙台城的經驗,他們先測繪每一塊石頭的形狀與苔蘚等特徵並加以編號,然後根據老照片,將每顆重達五百公斤到一噸的石頭像拼圖一般拼回去。光是六十公尺的崩壞石牆就花了三年半修復。以熊本城的重要性,將來一定會獲得最妥善的修繕。
古蹟與歷史的保存從來不易。從這裡,我們不僅看見日本對古蹟珍而重之的態度,同時我們也看見了,古蹟能夠在人們的精神上發揮多大的支持力量。
(原文摘錄於《滄海月明》書中〈日本的古城〉一文,熊本地震後,作者修改後授權轉載於旅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