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竹一群年輕的大學生開始的,
《貢丸湯》地方生活誌,
想要用自己的語言寫下眼中的新竹,
讓更多人一起認識新竹的地景文化。
《貢丸湯》加了很多料,
歡迎一起大口吃下新竹的故事。
一、貢丸湯租下了新竹北門街老屋做了「見域Kendama:亭仔角」工作室,二樓是co-working space,還推出新竹小旅行。感覺你們除了地方誌的編輯,也很實際地和地方空間發生美好的關係。可以請問你們目前的工作狀況和之後的規劃嗎?
見域工作室除了發行《貢丸湯》雜誌,也在北門大街的老屋經營見域亭仔角空間,平時是咖啡廳,不定期舉辦講座、展覽。此外也發展新竹小旅行,創造認識新竹的新方式,並有少數文創商品。看似很複雜,但其實工作室將這些服務視為共同的「文化載體」,彼此互相聯繫。例如刊物所發掘的故事內容,便可能成為講座主題或小旅行的路線。
隨著工作室逐步在新竹生根,我們也認識了舊城內不同領域的行動者,當中有許多是這幾年才進入舊城的年輕團隊,包含工作室、藝廊、咖啡廳、旅行生活空間等等。透過不同合作機會,大家逐漸形成網絡,讓新竹舊城越來越有趣,各自的投入也有了更深厚的內容。
長期來說,我們希望將這些載體、網絡具體串連成新竹的文化品牌。我們深知要讓舊城不只有小吃,重新成為有吸引力的文化聚落,只能靠「打群架」,由不同組織共同投入。那麼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可以一起來做的?這會是未來工作規劃要探索的重點。
二、到目前為止,出了幾期?曾經報導過哪些專題?哪一個專題或文章最受歡迎?
《貢丸湯》目前已發行六期。每期封面專題都不同,從老店專題、新竹的年輕活力、城隍廟中元祭,到過去的戲院大街、竹科專題。2016年的新規劃是每刊帶讀者前進一個新竹的生活圈,認識一組過去未曾了解過的群體,希望大家帶著刊物按圖索驥,大口吃下新竹故事。以最新一期竹科專題為例,我們選擇不再複述科學園區的悠長歷史,而是從竹科人的生活軌跡,介紹居住、通勤塞車、離職創業、上班必備小物等等生活課題。
最受歡迎的專題其實很難掌握,每刊都有不同讀者喜愛。不過在號稱美食沙漠的新竹,「飲食」專題大概是長青的熱門話題,也曾遇過讀者翻閱《貢丸湯》直接尋找哪邊有介紹好吃的(笑)。以主題書寫的精神,刊物介紹飲食往往會帶出背後的故事。例如舊城的宵夜特輯,除了讓人垂涎三尺的乾拌意麵、魚羹湯大特寫,也一併介紹了舊城宵夜商圈的變化和店家之間互助的故事。
三、你們認為希望對話的對象是誰?目前有達到這個目標嗎?又,曾經從讀者那邊收到讓你們覺得最有意義的回饋是?
竹科和六所大學為新竹帶來高比例的「外來人口」,他們未必在新竹土生土長,卻是每天在城市生活的群體,這是我們希望對話的對象。然而,一直到最近一兩刊(竹科專刊),刊物才開始較受到這些群體的關注。單從銷售數字和按讚人口來看,見域的關注者還是有一大半不是新竹人。這或許是地方誌共同面對的問題:一方面地方誌嘗試訴說「地方事」,與在地扣連,但另一方面地方誌作為新的「文創」形式,購買群體可能來自全台各地。
如同前面所說,新竹的人口結構很特殊,因此刊物發行至今,我們也還在摸索不同主題的接受度。很多我們覺得很小的專題,例如「新竹問與答」,反而在粉絲頁回饋中發現,大家覺得很有收穫。有些帶有惡搞意味的題目,例如「新竹什麼鬼地方?」大家居然很有共鳴。
最有意義的回饋之一,是當我們在第四刊介紹了新竹許多被遺忘的文化資產,不少讀者在店內試閱時的反應是:「有這些地方?好可惜,我怎麼都不知道。在哪邊?我要去看。」這讓我們明白其實市民未必不關心新竹的歷史資產,他們很可能只是沒有更好的管道得知而已。
四、(很俗氣或老套地)想知道你們希望實現的目標或夢想是什麼?
我們相信唯有讓人重新談論城市,城市才有改變的可能,而在新時代,需要用新方法。刊物、小旅行、文化空間其實都不是新概念,但見域持續嘗試讓這些形式有不同可能。最終,我們希望為新竹市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品牌。過往許多介紹文史或城市議題的載體,對市民來說都存在不少距離感。如果能創造足夠親民,貼近日常生活,又能「讓認識新竹變有趣」的文化介面,我們相信能讓新竹市民從認識這座城市的故事開始,進一步關心、行動,讓公共討論開始在這座城市發生。
✃✃✃✃✃
《貢丸湯》,
2015, 3~
由清華大學學生莊重遠、吳君薇、黃喆亮、謝爾庭等人於2014年組成的「見域Kendama:亭仔角」工作室發起。
可在見域工作室、各獨立書店或上博客來買。
見域亭仔角地址
台灣新竹市北區北門街74號
營業時間:
平日|19:00-23:00
假日|14:00-24:00
(週三公休)
延伸閱讀:
《貢丸湯》在地自選|
〈歡迎來到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的美麗與哀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