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老台東街景,一起重返 60 年代台東市。(上)

和走過歲月的人一起漫步台東巷弄,
眼前普通的水泥路彷彿都活了起來。
原來,在那些年的風華歲月,
就算景致不再,也依舊真實存在;
原來,隨時間流逝過後的此刻,
都將會是未來故事;

原來,只要我們不去忘記,
大街小巷裡,那些有意思的事情,
便會一直、一直流傳下去。


台東引路人:呂增興

47 年次/台東慢食協會理事長/宜興園民宿主人

同樂街,並非原先以為的「同樂街」。

同樂街,呂叔成長的所在地,有著深厚的兒時記憶,更遇見了相伴一生的好牽手。太太是從小對街的好鄰居,他笑說當初結婚時,紅毯就從家門口舖向對面,訂婚、迎娶只在各自家門口相互許諾就能完成儀式,也是相當有緣。

我們自呂叔家門出發,也從兩人的愛情開始認識同樂街。

同樂街的由來,得從移民社會導致在地人口破 10 萬人,升格為台東市後說起。那年代,台東被歸為後山,實屬化外之地,第一大波移民潮因八七水災影響,雲嘉南平原許多農田流失,人們開始來到後山,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由於人口變多,相對娛樂場所也多了起來,鄰近區域除了軍中特約茶室(俗稱軍中樂園),更藏有許多的私娼戶,如美芳、滿春園、孔雀都是,所謂同樂,原來是指如此風花雪月、「軍民同樂」的意思。

呂叔說這裡的寶桑派出所警員數量特別多,就是因為這裡是治安重地。對第一代移民而言,當時台東被稱為搏命之鄉,沒什麼資源、產業,但舉凡作奸犯科、跑路、欠錢的人,只要逃到台東,就能夠安然無恙。當時的移民者,有點像是去九份淘金一樣,個性上都比較豪邁,只把台東當成暫留的居所,所有人心中都懷抱著能衣錦還鄉的願望。

直到第二代出生後,才開始產生了所謂的台東觀點,打從心裡認為台東就是故鄉,也是從呂叔這代開始的。

浪蕩不羈的?迌人 V.S 氣魄十足的炮炸寒單爺。

炮炸寒單爺的民俗信仰,在台東發展約 50 年光陰,街頭上所有人排成兩列,簇擁著身穿紅短褲的寒單爺,炮火轟烈地閃爍不止是每年元宵節絕不可缺少的台東景象。普羅大眾所知的由來,皆因宗教信仰而起,但這次呂叔告訴我們另一個更貼近生活的故事。

當導覽行至廣東路與仁愛街口時,他提起在小學 2~3 年級那年,當元宵節結束、廟會開始逐漸散場時,各廟堂陸續開始放鞭炮。年少輕狂的「?迌人」在一旁嬉鬧,扛著一只大藤椅,鼓吹著朋友站到椅上擺弄,另一方?迌人看不過去,便拿鞭炮丟向嘻鬧的人,雙方一言不合吵了起來,引起激烈衝突。

那時公道人提出一個辦法,由引起爭端的雙方人馬被椅子扛著,來回在街上走三趟,同時被另一方丟鞭炮,不喊疼的就算贏家,可以贏得一千元大紅包的解決方式。

最後只出現一位赤膊著身體,留著一條紅色短褲的?迌人,沒上轎子,徒步赤手地來回走,所有鞭炮全都砸向這個人的身體,街坊鄰居圍觀著,那個人就穩穩一直向前走,不喊一聲痛地走完全程,贏得眾人欽佩,而後來就演變成炮炸寒單爺的民俗活動。

所以呂叔特別提到,早期元宵遶境時,寒單爺並不跟著廟會的路線走,而是扛著攆轎到各式風化場所、洋行、酒樓、電動遊戲場來進行挑戰,隨著年代越演越烈,形成台東一個很獨特的宗教文化

滿身傷痕的肉身寒單爺

呂叔的家裡過去經營寶桑路上著名的「有生飯店」,也曾參加集資炮轟的活動,與左鄰右舍集資五千元台幣,加上對面大東海貨運行、晉宏婦產科、麒麟酒家總共四家,在這小小的十字路口,一共堆了兩萬元的鞭炮,像山丘一樣地高,火苗一點下去,瞬間一團黑霧,伸手不見五指,相當壯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