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雖然無法出國,但同時亦不乏有心業者,積極開拓「深度、特色國民旅遊」路線。政府自七月份開始,更推廣大力「防疫旅遊」的概念,期望能提振國旅消費,同時讓民眾更了解居住的這塊土地。旅飯實地採訪「國際瞭望台底下的首都人文風度一日遊」路線,讓讀者更能理解防疫旅遊之形式與精神。

從大橋頭到迪化街北段
無論是居住在大台北,或來自外地的旅人,如果能在正確的導覽下,想必更能認識台北的歷史人文與各種近日風貌。一般的路線,會從南街的城隍廟和永樂市場開始,而這次從大橋頭為起點,沿著北街走下來,可說是全新的經驗,每一段解說,都充滿發現的驚喜。
大橋頭捷運站出口旁的新建築,地上鑲嵌著台北橋的說明。現在的台北橋,雖還有世界知名的「機車瀑布」,但畢竟已相對看不出早年的地景與庶民氣味,解說老師準備了當年的老相片做為對照。
從大橋頭進入北街,首先會遇見「十連棟」,從某些角度來看,它幾乎代表著理想的老台北風格住宅:離捷運不遠、有河景,同時保留著大稻埕街屋的特色。目前十連棟的一樓也開了不少特色商店與餐廳,預期隨著周邊的店家陸續增加,將來仍會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大稻埕公園:李臨秋紀念公園
許多經典的台語歌曲作者——李臨秋之銅像,靜靜位於大稻埕公園一角,若非專人導覽,訪客很可能走過錯過。每整點,會自動播放李先生的知名作品,如圖中所見的,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台灣老歌。

俯瞰街景:迪化二O七博物館
迪化二O七博物館,是一座精心規劃的私人博物館,除了正在舉辦的各種主題展覽之外,更有著導覽老師口中的「私密景點」。原來,在迪化二O七博物館的頂樓,可以拍到街屋的屋頂、以及迪化街之街景。以往訪客穿梭行走於街道之中,而今便可居高臨下,一覽大稻埕乃至淡水河之地理關係。

街上的店家與屋主,往往存在著共生關係,對訪客來說,也多發現的樂趣。導覽老師特別介紹「樂芙莉」,是以「手工貼身內著」知名,但值此疫情期間,他們開發出獨特的「銀纖維抗菌口罩」,獲得國內外的肯定。店家的中庭與後進,則是屋主本家的書屋,展現了台北人的生活風格。

台式糕點:百年李亭香
一般國旅行程中常安排 DIY,有些缺乏特色,或單純是傳統旅行團用來打發旅客時間的方式,但百年糕點老店李亭香的 DIY,先從觀賞店家歷史影片開始,接下來有完整的解說與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空間相對舒適。從原料、成品、包裝,都需訪客親手完成,特別是精心設計的立體包裝盒,相對需要一些技巧與難度,更能體會設計之用心。




在百年米行吃好米:稻舍 Rice & Shine
一個好的行程,當然不只是解說與景點,餐食的安排,也必須體現地區的特色。承辦單位特別挑選並推薦的「稻舍 Rice & Shine」,確實符合主題。
稻舍本身是 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329,網頁上寫道:「大稻埕米行第五代返家,米食主題餐館重現家族碾米事業,在年逾百歲的紅磚洋樓裡,以現碾的米,煮一碗飯,誠摯端上,台農71號益全香米,現碾現煮的新鮮,聞得到芋頭香,食材取自在地商家,每道料理,匯聚在地精華。」非常迷人。


從大稻埕到淡水—藍色公路之旅
午後的重頭戲,則是由大稻埕碼頭乘船經由「藍色公路」前往淡水。
對一位初來乍到台北的旅人,要介紹台北最好的方式,便應該從淡水河口乘船進入盆地,因為那才是外來的人們最早對這個盆地的印象,無論早期的西班牙人或清代的郁永河都是。而此行的動線雖是由盆地內而外,仍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體驗。
許多旅人在國外都搭乘過遊船或河輪,欣賞沿途風光與橋樑故事,卻未必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之歷史,這便是最佳的方式。



淡水碼頭—馬偕牧師的行蹟
抵達淡水碼頭後,導覽老師以馬偕醫生為主軸,開始串起這條歷史路線,從碼頭邊的「馬偕上岸處」銅像,走進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滬尾偕醫館、再一路經過路口的馬偕博士紀念頭像,上到知名的紅樓,再走進重建街。
我們往往羨慕國外有完整、多樣的名人故居、名人路線,而這條「馬偕之路」,極具建築特色,可謂是北台灣最值得造訪的歷史路線之一。




重建街—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淡水重建街鼎鼎有名,是文藝青年的最愛之一,街上老屋插著「滬尾1884」旗幟」昭示著尋找地區文史與認同的努力過程。走在重建街,俯瞰可見嶄新的屋頂,原來是剛修整完畢不久的日本警官宿舍,在炎熱天候下於戶外行走,進入到這有空調的和式空間,頓時靜心下來,用不同的心情聆聽導覽。



淡水福佑宮—淡江夕照
行程的最後一站,來到淡水福佑宮,儘管台灣各地港口幾乎皆有媽祖廟,但滬尾作為當年重要口岸之一,廟中的牌匾都大有來頭,最古老者可上溯到嘉慶年間,更有光緒皇帝御賜的「翌天昭佑」古匾。
福佑宮的正門面對著觀音山、淡水河(口),離老街與河邊仍不遠,和全台灣許多已經淤積、離海岸已遠的媽祖廟比起來,更具有昔日的古風。


這樣的一趟旅程,可說是串起台北城歷史的時空之旅,舊空間的新感受,非常充實。除了想更理解台北城歷史魅力的居民之外,更適合外地旅人來參與。
讓我們一起推廣「防疫旅遊」觀念,並鼓勵從事國內深度旅行的朋友。
後記:本路線將推出旅遊行程產品,可搜尋關鍵字:國際瞭望台底下的 首都人文風度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