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旅飯合作刊登】
第一次遇到井下地震觀測站是從小油坑上七星山時,在停車場入口附近看到幾個特殊的裝置,後來得知角架上一個圓頂儀器是 GPS,兩個桶型結構分別是井下地震儀與井下傾斜儀,一旁是觀測站臺。
臺灣的地震觀測網非常周密,除了監測記錄地震,其他監測項目包含地殼活動造成的地表變形、地下水水位變化、地磁強度變化等等。井下地震觀測站為臺灣新一代地震觀測站系統,亦是日後發展鋪設的重點。將現代化地震儀裝設於地表下 80~300 公尺深處或接近岩盤之位置,有效降低背景雜訊干擾,對於地震測報作業與地震學研究,可以提供高品質的地震紀錄。觀測站安裝 3 種地震觀測儀器,包括井下寬頻地震儀、井下強震儀及地表強震儀,其所記錄之地動訊號將即時透過傳輸線路傳回氣象局中心站處理。
觀測站前方可見一鋼質水準基點,觀測站的經緯度及海拔以此基點為準,與 GPS 的定位參考,可得到準確的時間與空間位置參照。
在新北市新設置的幾個井下觀測站以彩繪表現在地風物,許多地標、物產翩翩出鏡,對在地人或習以為常,不熟的過路客或可以透過彩繪的風物得到不同的印象。找了時間走訪三個彩繪井下地震觀測站,果然有不少領會。
三峽龍埔公園
三峽龍埔公園設有一座彩繪井下地震觀測站,由臺北大學的方向過來,在北大國小旁的路口左轉,經過國小側門就是龍埔公園。
由停車場進入,左手邊石墩上書龍埔公園,其後的樹下遠遠地瞄見井下地震觀測站。觀測站前有兩面解說牌,啟用的時間為 2022 年四月,井下寬頻地震儀與井下強震儀安裝於地底 80 公尺處。左手邊的解說牌介紹了井下地震觀測站的內部構造,儀器種類與工作原理,右手邊的簡介了中央氣象局地震觀測網。
觀測站房的正面上半部畫的是三峽老街,老街建築從 1911 年重建保留至今,紅磚拱廊與巴洛克式立面牌樓是其特色。下半部的山岳地形則是五寮尖山,以攀岩與斷崖地形出名,長久以來一直是北部近郊熱門的登山地點。
站臺背面繪有清水祖師廟,清水祖師修道於福建安溪清水巖,為安溪人奉為地方的守護神,隨著安溪人渡海來臺,清水祖師信仰也在特定區域普及。雙北地區有超過 60 座的清水祖師廟,尤其以三峽、淡水、艋舺、瑞芳最為聞名,有四大祖師廟之稱。
三峽祖師廟草創於 1769 年,於 1947 年修整,融合了不同流派的匠師與當代藝術風格,有東方藝術殿堂的美譽,木雕與石柱繁複精美,是三峽區必遊景點。
背面下半是三峽拱橋,三峽區原為港口,桃園大圳水利工程之後,河道水位降低,喪失水運功能,日人於 1933 年興建拱橋,自此三峽的交通轉型陸運,拱橋成虹弧形,裝飾造型在當年屬於走在時代前端的藝術風格,兼具工程科學與藝術美感,自此成為三峽地標,於 2007 年公告為市定古蹟。
側面的彩繪是鳶山銅鐘,是脫離日本統治的紀念。早期當地人登鳶山,路過銅鐘敲擊幾下,有種特別的儀式感,近年來周圍修築水泥牆籬,銅鐘之聲已成絕響。
地下井蓋上方繪有三樣本地特產,分別是碧螺春茶葉、綠竹筍與名聞數十年的伴手禮金牛角。見之若有所感,緩步前往不遠處的農會社區小舖,看看是否還有季節尾的綠竹筍。
汐止大公雞公園
汐止的井下觀測站位於伯爵山莊內的大公雞公園,炎夏午後從汐止火車站騎著 YouBike 而來,全身爆汗,非常考驗腳力,其實也可以坐公車再走上來,社區高點的自由女神像旁邊就是大公雞公園。從入口處取右路,看見福德宮,一旁小路的盡頭處就看到觀測站,啟用日期也是 2022 年的四月,配置與三峽觀測站相同,站臺正面的彩繪有三樣明顯的風物——拱北殿的雙拱橋、楓葉與紅身黑羽的朱鸝。
拱北殿前身為北港鸞堂,建於 1901 年,祭祀呂仙祖,由木柵猴仙坑仙公廟(今指南宮)分火回鄉。1906 年於現地三秀山,建成木造呂仙祖殿堂,擇吉移奉命名拱北殿。經過多次修整重建,1966 年完成今日所見規模,主祀「孚佑帝君」呂仙祖,配祀釋迦摩尼佛及至聖先師孔夫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之廟宇,與指南宮分處臺北盆地南北端,為遙遙相對的宗教聖地。
近年提及拱北殿除了宗教聖地,多了一份網紅氣息,每年秋末,滿山楓紅,在雙拱橋側取景,是 IG 上的熱門拍攝地點。
汐止山區,尤其是大尖山偶有朱鸝出沒,這是臺灣獨有的亞種,二級保育類,雄鳥黑頭黑翅紅身,配色豔麗大氣,雌鳥尾羽橙紅,褐背白腹帶斑點,通常成對出現,模樣討喜的朱鸝,如果有機會看到,想必當天的心情都會十分愉快。
站臺背面的彩繪是夢湖、翠鳥與臺灣細鯿。
翠鳥屬中型水鳥,背部翠藍,腹部栗棕,常停息於水岸邊低矮樹枝或岩石之上,伺機捕食魚蝦,汐止的溪邊湖岸均可見其蹤影。位於新山腳下的夢湖,午後偶有霧氣籠罩湖面之上,如夢似幻,因此得名,此處為私人物業,不收費開放給一般民眾進入休憩參觀。
臺灣細鯿為臺灣特有的保育類魚種,汐止翠湖為其最後的原棲地,近年來受到棲息地破壞與外來種入侵,原棲地的數量也大幅減少,移棲到夢湖進行保種復育,數量逐漸回復。夢湖雖說是私人湖泊,對周圍環境生態極為重視,水草豐厚,水質潔淨無污染,除了臺灣細鯿,還有瀕臨滅絕的黃花狸藻,生態豐富,是私人貢獻於環境保護的範例。
騎著 YouBike 陡下坡滑到汐萬路,在這個路口右轉回火車站,左轉就是去新山夢湖,汐止近年建案極多,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如何平衡,是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雙溪區雙溪高中
雙溪區內有兩條主要河川,因而得名,平林溪由北至南,牡丹溪由西向東,在老街附近匯集成雙溪川,東向出海。百年前,此地是連結淡水廳與葛瑪蘭廳的中繼站,其交通地位帶動商貿,其後鐵路運行,經濟活動重心轉向礦業。雙溪地層之下是臺灣三大產煤層之一,並有汞礦、黃銅礦、錳礦等,礦業興盛時期,也有另一番繁榮光景。近二十年來,礦業逐漸沒落,雙溪區的人口也隨之減少。
雙溪的井下地震觀測站位於雙溪高中內,一進校門往左手邊看去,圍牆旁邊便是,觀測站啟用於 2021 年十二月,井下寬頻地震儀與井下強震儀安裝於地底 80 公尺處。雙溪高中前身為臺北縣立初級國民中學,為基隆瑞芳地區第一所初級中學,1996 年改制為雙溪完全高中,招收國、高中部學生,2011 年更名為新北市雙溪高級中學。
觀測站正面彩繪右上部是建於清朝的周家古厝。古厝位於渡船頭旁,屋頂造型如清代官帽,當年豪宅如今依然見其氣派,與林益和堂同為老街上的代表性建築。下方繪有舞龍,雙溪高中國中部的舞龍隊在 2019 年得到臺北市市長盃龍獅錦標賽冠軍,其後也代表新北市參加全民運動會,為地區的榮耀。
站臺背面彩繪是雙溪老街,作為淡蘭古道中繼站,雙溪老街曾經商家林立,十分繁榮,藥鋪、戲院、米店、旅店、鞋店可謂應有盡有。如今走過繁華,只剩為數不多的店家運營,不過老街建築的獨特風情,依然值得到此一遊。
左下方畫是盛開的荷花,雙溪荷花園佔地 7.5 公頃,是北北基最大的荷花園,每年 6 到 8 月荷花盛開,是近年熱門的觀光景點。側面畫有山藥,雙溪特有的臺灣原生種山藥是行家口中的逸品,一年一收,纖維細緻,黏液豐富口感佳,每年秋天有雙溪山藥節的活動,車站前的早市據聞可以買到野生山藥,是當地重要的農產。
另一側的彩繪是毛蟹與野薑花,都是秋天的在地特產。雙溪地屬煤礦區,水質潔淨,與水質有關的農特產非常出色,時值秋日,想著呼朋引伴賞花吃蟹,不亦快哉。
井口蓋正面繪有兩件,小小的土地公廟位於雙溪高中內,已有百年歷史,是少數位於學校內的土地公廟。左邊的文魁字樣是連舉人古厝,清同治六年(西元 1867 年),連旭春赴福州應鄉試,高中丙子科舉人,為雙溪區第一位舉人,因此其宅邸被尊稱為「舉人厝」。連舉人古厝為三合院式古宅,正廳門上懸掛的「文魁」匾額,為福建巡撫丁日昌於西元 1875 年所立。
背面的彩繪是老街打鐵鋪的陳列架及店門對聯。早年臺灣鄉間常見這樣的打鐵店,農耕與日常生活所需的鋤頭、犁頭、鐮刀、菜刀等物件,多由打鐵店的師傅來製作修補。隨著工業化的腳步,鐵件多為機器大量生產,打鐵店亦隨之沒落。雙溪打鐵鋪已有百年的歷史,爐灶與製品依稀當年,門口對聯上書「信心本品感人意 利器用途應客時」,橫批「信義經營多得利」,洋溢著老派實誠的經營哲學。
回程往火車站的路上,沿溪而行,山勢秀麗,溪水汨汨,是個悠閒舒服的所在。找了一下資料,新北市至少還有兩處新建的地震觀測站,分別是新店十四張公園的自由強震站與金山高中的井下地震儀,想著再找個時間分別探訪,增加一下對這些地區的認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