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旅行:那些年阿嬤阿公走過的路


「修學旅行」可說是日治時期台灣學生的集體記憶。
來看看他們以前都去哪裡玩?怎麼玩吧~

台湾舘之図

1903年大阪博覽會上的「台灣館之圖」,畫面中可見台灣館採用中國式閩南式建築,畫面中央懸「臺灣館」旗。風俗畫報報導畫家 山本松谷(山本昇雲 1870-1965)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1903年2月28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三十多名二年級以上的醫學生,在病理學教授田中祐吉與木下嘉七郎副教授的帶領下,從基隆搭著近江丸輪船前往日本修學旅行,經過4天航行,3月3日抵達長崎。這次旅行的重點不單只是訪問東京傳染病研究所,最主要目的是參觀大阪的「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

這是日本首次大規模地展示殖民地台灣的物產與風俗民情,在3月1日到7月31日的展期中,吸引了四百多萬人次前往觀賞,其中台灣約有五百人以上的參觀團。

在日本,「修學旅行」的正式命名,是要到1887年才出現在高等師範學校。隔年,日本文部省的教育法令首次公告「尋常師範學校設備準則」,之後修學旅行漸漸開始普及到各級學校。這類活動一般有以下特色:一是為了達到師生間的融洽,在旅途中會塑造同甘共苦的經驗;另一項是旅行地點的選擇,除了山岳與海濱地區外,作為文明象徵的城市「東京」,更是學生吸收新知的熱門選項。日本統治台灣後,修學旅行的理念隨著新式教育的制度傳入台灣。修學旅行不僅有教育意義,它更可以透過活動,從精神與身體層面,逐漸同化殖民地民眾。

修學旅行1 

台博會的宣傳品,吸引了許多學生團體,以參觀博覽會名義進行修學旅行。(圖片由《島嶼浮世繪》提供)

各位可能要問,如果是延續日本修學旅行的特色,那麼台灣的第一次究竟在何時呢?

據林雅慧的研究,1897年,國語學校以興建校舍無處上課為由,改採內地旅行參觀的替代模式,首度舉辦修學旅行,成為台灣修學旅行的發端。

就實施方式而言,雖然修學旅行與遠足不同,距離較遠,時間較長,多為學術參訪,兼作休閒活動。但有時,仍可見到跨區域的旅行仍稱作遠足的例子。

例如1921年11月13日有篇名為〈女學校遠足〉的新聞,寫到台南女學校約四十名四年級學生,由台南出發,經台中、新竹及基隆到台北。而1927年的5月,第三高女(編註:現在的中山女中)也計劃從學校走到基隆,這群學生六百多人早上6點不到就在新公園集合,聽說基隆雨勢過大,於是臨時改變行程,轉為走到淡水,前後往返共12里,回程則在淡水及關渡等站搭火車回到台北。

修學旅行台灣博覽會

台博會期間印製的台灣觀光宣手冊。(圖片由《島嶼浮世繪》提供)

這時旅行的交通工具有鐵道、船運、台車、自動車(編譯:今日我們說的汽車)實施地點方面可分為海外與島內。海外的範圍大多集中在日本內地、中國、南洋、朝鮮及滿州等地。島內旅行包括了「環島旅行」與「區域旅行」。

環島旅行指繞行台灣一周的旅行,多以高年級或中等以上學校為主,時間多集中在10月。礙於各地交通狀況、環境差異,這類旅行的發展自然較晚。隨著東部蘇澳至花蓮港間濱海公路的開通,才使得環島旅行更加的便利。

區域旅行如宜蘭、東部及南部旅行等。秋冬是區域旅行的旺季。當時有相當多的學子利用學校放假前夕,搭乘火車南北旅行。北部由於有許多政府機構的設施、古蹟與休閒景點,是許多學校修學旅行的首選。

這些學校常去的地方有臺北神社總督府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北投溫泉、草山溫泉、基隆沿岸地形、淡水、角板山等等。中部常去景點有日月潭和舉辦臺灣縱貫鐵道開通儀式著名的台中公園,以及負責香蕉總經銷的青果市場。此外代表近代化水源設施的台中水源地也是重要景點。

修學旅行的遠近多仰賴交通工具的便捷與否。其中,鐵路是學生修學旅行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旅行所規劃的路線幾乎多是鐵路所經之地。在臺北,淡水線便是北部學校利用最多的觀光路線。平地以外的鐵道則以阿里山森林鐵路最為著名,1912年通車的這條路線則成為學生旅行的另外一條首選路線。

修學旅行阿里山

日治時期阿里山的街道明信片。(圖片由《島嶼浮世繪》提供)

自動車則是在鐵路未能到達之地, 發揮了機動特性。1912年第一台自動車行駛在台北市區,直到1930年代,這種交通工具才開始流行。

1932年蘇澳到花蓮港的「臨海道路」正式通車,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巴士每天兩班行駛在這條險峻的單行道上。此後東部成為修學旅行的另外一種選擇。當時有相當多的學生對於這條路線的驚險路段印象深刻。林雅慧的文章提到,有篇遊記這樣寫著:「這有名的臨海道路之前曾發生過巴士墜落造成死傷的事件,我們是頭一回聽到。左手邊是垂直的石壁,右手邊懸崖的正下方是湛藍的太平洋浪濤;道路僅供一台巴士通過。每次巴士快速轉彎時,都讓人感覺有種好像要往海上開去的衝動。」這樣的驚險感覺,不是只有那時才有。一直到我1970年代,參加父親的公司旅遊,當時搭乘遊覽車走在這條公路的印象,跟這篇記載沒有兩樣。

修學旅行太魯閣

台博會事務局委託畫家鄉原古統繪製的紀念明信片,三張一組,此為其中一張「花蘇斷崖」。照片提供《島嶼浮世繪》

南部的旅行範圍有阿里山,一般會參觀東亞最大的木材工廠嘉義製材所,然後搭乘阿里山火車從平地一路攀升至海拔兩千多公尺高的阿里山車站,雲海與沿路的森林景觀,以及日出都是觀賞重點。另外古蹟方面有憑弔牡丹社事件的石門古戰場,臺南的延平郡王祠的開山神社、赤崁樓、熱蘭遮城以及孔廟。此外,1923年屏東阿猴製糖會社曾迎接過裕仁皇太子的行啟,也成了日後修學旅行的參觀重點。

隨著新式教育在台灣的扎根、風俗與治安問題的改善,修學旅行不僅成為台灣人的新體驗,也開始從島內延伸到日本內地旅行。之後,逐漸成為固定的學校行事曆項目,各校都有關於修學旅行的各種規定。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戰況嚴重後才終止,實施的時間長達四十年。

直到戰後,修學旅行才被「校外教學」、「畢業旅行」所取代。然而,這些活動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多少都延續了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