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搭檔,貓是佛龕:貓咪經濟大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


貓是什麼?是神明啊!
在貓咪經濟學最瘋狂的日本,
廣告人「東京碎片」為我們分析,
失去了共同體的羈絆後,
是貓咪!!!
當上新教主。


 

◎溝通交給狗,貓咪拿來拜

狗和貓時常會被拿來相比,例如很常看到「你是狗派還是貓派」這種提問。但看到上述那樣的情況我就想,這種比較應該沒有太大意義。說到底,現代人對狗、貓要求的東西應該不一樣吧。

飼養狗的樂趣到底在哪兒?我看,大概在「溝通」吧。

狗時常會希望跟飼主交流。牠積極地擺擺尾巴向飼主表現好意,懇求他帶牠出門散散步。對陌生人,牠就會展露出敵意,汪汪叫個不停。這些行動就令人想到,養狗和飼主的羈絆多麼強。狗雖然不懂語言,但我們能互相理解!很多飼主必定這樣相信吧。

Obama_family_walks_with_First_Dog_Bo_4-14-09

狗和「家族」形象連結在一起,圖為歐巴馬家族和他們第一家狗,照片取自wiki

 

那麼貓呢?牠們除了要求飼料、貼身取暖等「非常」事情之外,很少會和人主動交流。靠近飼主的時候也大多會像個擺設品趴下一動不動,或者會做跟飼主無關的行動。溝通的方法也不像狗那樣一目了然,有時候我們說什麼、做什麼,牠也不會有反應,有些時候會突然凝視我們,或者像吩咐一樣喵叫一聲,雖然不知道想說什麼。

因此,我們對貓的基本態度就說不上「溝通」,應該說是「觀察」或「欣賞」比較妥當吧。

◎貓的「功效」:超越人類理解力的話題製造者

喜歡貓的人,到底喜歡貓哪些地方?外型、觸感、喵喵聲不用說,但也有比較重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對人無害,但超過我們理解所及」的行動吧。牠們一看到箱子就要進去,特別喜歡爬到高處歇息,追趕球用力過猛碰到牆後,忽然會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這些行動在人看來多麼像鬧劇、多麼無厘頭,甚至會像某種現代行為藝術一樣值得欣賞(笑)。牠們有點難懂的表現,反倒讓我們可以應和著自己的心情,隨意解釋。

我看,貓的這些特性會給人際關係帶來的「功效」不算小,比如說,牠們會促進家族對話

即便你與家人的關係很好,必定也有不太想與他們說話的時候。有時候彼此想法不太相合,因此會產生不太好的氣氛;就算沒有什麼對立的時候,一直待在同一個房間卻無話好說,也會有點尷尬。那些時候有一隻貓的話,就可以將牠作為一種搭話藉口,像是提到牠做了一些好笑的行動,與家人一起笑(儘管不做什麼,一直不動彈的樣子也挺逗人),甚至可以評論牠謎樣的行動。一般來說,家貓是一個無益無害的存在,所以家人對牠的看法不會有什麼對立。還有,牠的行動其實富於變化,百看不厭,很常會讓我們噗哧一笑,也帶給我們很多小話題。

◎貓會做出虛擬羈絆:貓咪共同體

貓的這些功效也會在陌生人之間發揮。在日本住宅區的街道上,仍會見到很多野貓和放養的家貓,享受行人的寵愛。當那些行人看上一隻貓,撫摸、逗弄、拍攝牠的時候,他們就會共有一種「同伙」、「同志」的意識,時而會點頭致意或說些話,進行以貓為媒介的小聯誼(對狗來說,現在牠們都屬於某個家庭,並且不許放養,所以很難起到這種作用)。

並非只有實體的貓才能起到這些功效。凡是喜歡貓的人,只要有一些「貓產品」,就能召喚出一隻居住於自己心中的貓。當他們帶著(或戴著、別著)那些產品走在街頭,見到陌生同好的話,就可以共有像虛擬社區一樣的樂趣,甚至會交換微笑。

總之,貓在現代日本,好像起了一種社會潤滑劑的作用。

cat

左上:隨處可見的貓咪商品。左下,上野公園人們臉上的笑意是針對右上那隻貓。右下:日本小國民新教育:要敬愛貓。

 

◎貓咪:新的現代宗教文化

我猜想,在古時候的社會,這些作用是由一些傳統文化─特別是宗教承擔的,像是家裡的佛龕、神龕、路邊的小廟和地藏菩薩石像。昔人在上工、下工或者要做什麼事的時候,都會先去這些設施前拜一拜,與一些超越的存在溝通一下(無論他們內心相不相信真的能夠與祂們溝通),以確認他們都是共有同一生活文化的人。這些儀式或手續,應該有益於迴避人與人之間很多的分歧和對立。

而現在,我們(起碼是城市生活人)已經失去了這種共同體文化。這是不可避免的時代潮流,但因此也造成不少不方便。在此,我們就需要一些代替物了,而貓的「隨處都有」、「顯得超然,但很親切」這些特點很適合當代替媒介。我這個看法有點過頭嗎?

 

kontenten@撮影蔵

Photo by Kontenten@撮影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