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對話的對象,
是少有機會討論公共議題的人,
期待《溫度》用比較軟調性的報導走向,
吸引更多讀者一起了解台中其他樣貌。
一、《溫度》由「台灣青年基金會」營運,內容除了地方誌本身的在地基礎外,更讓讀者感覺到對弱勢的關懷,還有追尋社會正義的態度。想要請問你們這樣的編輯方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接下來,你們還想對大台中問出什麼樣的問題?
《溫度》刊物的主體與每一期的誕生,其實是來自於每週二晚上溫度聊天室的志工們,大家共同「聊」出各篇主題和分配內容撰寫。每個編輯志工都來自不同地方,身上乘載了不同的生命故事,在台中的溫度相會,藉由大家的生活經驗和在意的議題,串接出溫度每一期的樣貌。當然台灣青年基金會身為發行單位,基金會的精神和其他營運會務也會緊緊和溫度聊天室扣在一起。
「台灣青年基金會」(簡稱青基)主要鼓勵青年投入公共事務:時事議題、關心政治、以及對社會的人文關懷。2012創刊的時代背景,是地方媒體尚未盛行(當時網路論壇也不流行),台中也還沒有特別的地方刊物,創辦的總編就號召在地朋友一起開始了溫度聊天室,共同討論刊名、規格、專欄等等,第一期《溫度》就這樣誕生了。希望藉由這樣「從人開始」的刊物,彼此討論在台中的生活、關心的社會議題,並非由專家學者決定報導內容,而是由溫度志工自己擔任內容編輯,去滾動台中市民對於自己家鄉的關注。
而青基有其他的會務,也會帶來和溫度的志工交流,例如2016年6月37期的視障環島紀錄片,我們就邀請紀錄片其中一位的全盲朋友來到溫度跟大家聊天、瞭解更多視障的生命故事。或舉辦政治營隊的時候,也會聽聽大家對於體制外運動與體制內政治工作的想法和態度。因此《溫度》的編輯方針——聆聽市民的故事、一起關注公共議題,算是在創刊時就訂定了,只是每個時期的內容走向,會隨著編輯志工的流動而有不同樣貌,之前有特別在意環境生態的志工、最近有特別關注交通議題的志工,那陣子的刊物文章走向就會不太相同。
接下來《溫度》仍會維持自己的步調營運下去,總會有新的志工來到溫度聊天室,帶來更多在台中的生命故事。
二、到目前為止,出了幾期?曾經報導過哪些專題?哪一個專題或文章最受歡迎?
到目前2016年七月出了38期,過去在網路上迴響與轉貼率(甚至上萬)最高的是2013年第10期「終究要說再見,勤美術館」。雖然不知道勤美術館最後沒拆除是否跟此報導有直接關係,總之也能見證當時《溫度》能報導揭露主流媒體不見得可以報導的事情。
「一瞥景點」和「台中人物」都是很受歡迎的專欄,景點不是有名的台中景點,但都富有地方有趣的生命力,比如說中科園區蓋得像杜拜帆船的水塔、大里內新國小七色彩虹的跑道、海線鄉鎮村落裡的湧泉⋯⋯而「台中人物」如宿舍山下街角創業賣飯糰年輕老闆的故事、拍社會議題紀錄片的同班同學、台中在打馬來西亞廿四節令鼓的鼓隊,都是採訪的志工生命裡遇到的,所以也都寫得特別可愛生動。
三、你們認為希望對話的對象是誰?目前有達到這個目標嗎?又,曾經從讀者那邊收到讓你們覺得最有意義的回饋是?
我們希望對話的對象,是少有機會討論公共議題的人,期待《溫度》用比較軟調性的報導走向,吸引更多讀者一起了解台中其他樣貌。是否有達到目標?我們相信是多多少少有的,有一定要收集每一期溫度的讀者,也有在咖啡店拿到刊物來到聊天室,開啟他關注社會議題契機的志工。其中非常有意義的是,有一位寫過文章的志工曾經回饋,他其實沒有想過,聊天過程當中他的其中一句話,竟然可以發展成一篇完整文章跟論點,讓他從中也獲得了成就感。這是很鼓勵《溫度》的一件事情,因我們就是希望刊物內容可以不由專家或學者決定,讓在台中居住的編輯志工的觀察,能自信地去滾動其他台中人。
四、(很俗氣或老套地)想知道你們希望實現的目標或夢想是什麼?
希望每個月的五個專欄都有足夠的稿!哈哈!(這是主編個人的願望)
《溫度》期望透過這樣的捲動,期待社會上的各個人,就算不是專職於議題或社會運動的工作者,學生,也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關心公共事務,多一些關注、並在能力可及內做出一些改變,一起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再更多溫度!
✃✃✃✃✃
《溫度 》
2004年~
用在地生活的角度,帶著長居這座城市的住民或城市旅人們,用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台中。
延伸閱讀:
《溫度》溫馨自選|
〈大肚山下最清澈透亮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