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個有自來水設施的城鎮在?
《淡淡》邀你一起探勘歷史和人文的水源。
來到文明社會,一轉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水可以取用。現在的稀鬆平常在以前絕不簡單,淡水可是第一個設有自來水設施的城鎮,民生用水早於全台各地。
日人在台的建設可說是現代化的基礎,為了殖民的長治久安,進行了一系列水質檢測、調查,發現井水作為飲用水是有疑慮的,遂決定開闢給水設施。那之前,清領末期的劉銘傳,對於給水的部分雖有著墨,但仍是採以開取井水的方式。即使淡水在當時已是商業大港,但無論是在地居民、來台的官兵、甚至暫居的洋人,只能依賴地方的井水系統。乙末割台後,經歷西化的日本人來到這座小島,島上的蠻荒彷彿讓他們退回上一世紀。為了以後要在同塊土地上生存,也為往後的政策,便著手進行民生用水的建設。
現址在水源街二段的「水源地」是當時被選定為淡水供水的源頭。原先探勘後有四個取水點被列入考慮,梘頭庄兩處,水源地及其附近兩處,但考量與市區的距離而選擇後者。整個工程於1899年完工,全台第一個自來水設施在淡水誕生。源自大屯山麓的地下水體水質優良,不需其他淨水設備即可飲用。出水口設有集水池,並加以建築保護水源,上有題字「滬尾水源」,後來加蓋成為今天看見的石砌構造。經由鐵鑄水管將水送至淡水街上,這條將水從湧泉處送往鎮上的路徑,便是今日的水源街。供水範圍不只市街,包含洋人區、港口、甚至是農田灌溉。居民不再過著挑井水的生活,透過街上的水管頭便有來自大屯山的湧泉。時至今日,隨著這條水源街,我們就能找到給水的源頭,行人走在柏油路面之上,下方依然奔流著淨水。
過去的歷史,和我們今日的生活有何相關呢?淡水的人們,一樣需要用水,器材的變更、設施的翻新,隨著居住人口增加、供水的普及,取水口也從原本一處增加樹興、興華、三芝、老梅總共五處。自來水廠設了營運處在仁愛街,踩在前人的腳步上,淡水的給水系統發展的越趨成熟。不過取水的源頭依然隱身山間,水源地為保護水源,並無對外開放,從十九世紀流動至今,仍是鮮活的存在。
離水源地往上不遠處還有一取水口,流經溝渠,是淡水人取水、喝水、用以泡茶的地方。與水源地同一水系,不同的是,這裡供居民自行取水,一旁種植此地著名的「水耕空心菜」。挑水的人啊,越喝越上癮,一試成主顧。這條水源街,不只是通行的路徑,乘載了歷史與記憶的重量。
恍如昨日,湧泉依舊,沿著水源街二段供應淡江大學周邊,再由水源街一段來到淡水國小,最遠至小白宮、紅毛城一帶。隨著人口的增加,水源地無力支援,逐漸成為一小部份人的專屬水源。事實上,現今淡水的民生用水還需由台北市支援。不過水源地的存在會讓人一直想起這段故事,他百年來如常地流過山中,也留存在淡水的常民生活裡。民生用水是那麼的真實與生活貼近,它不能用博物館式的櫥窗展示,而是低調的涓涓流過,成為地方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