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古老茶筒工藝與現代的接軌 :「開化堂」第六代八木隆裕的告白


讓有用的東西代代相傳是最重要的,
我想成為的是,
能夠使優良傳統得以延續下去的手藝人。


◎八木隆裕,「開化堂」第六代

八木隆裕,1974年生於京都。京都產業大學外語學院畢業後,在京都手工藝中心(Kyoto Handcraft Center)工作了三年,從事京都手工藝品的銷售,並發揮自身的語言能力去國外推銷。後來他繼承了家業,一邊修習茶筒製作技藝,一邊經營面向年輕客戶的精品店。兩年前他的現代風格商店在京都河原町開張。他還每年都去倫敦、巴黎、米蘭、台北等地的展覽會參展,為開拓新的市場勇敢迎接持續不斷的挑戰。

IMG_0951

十三年前我打算繼承家業,但那時京都的老店經營狀况全都不好,父親聽了我的想法後對我說:「你難道不清楚現在是怎樣一種狀况嗎?笨蛋!」(笑)我家一直做的是茶筒的批發,不做零售,但泡沫經濟崩壞之後由於市場不景氣,茶葉店的訂單減少了,營業額一下子掉了三分之一。

家裡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便也開始做起了零售。茶筒的客戶群一直是五、六十歲上了年紀的人,但我想讓更多年輕客人也來光顧,就開始做起了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精品店,這一舉動的確吸引來了不少三、四十歲的人,營業額也漸漸地提高了。

更大的轉機是五、六年前認識了倫敦Postcard Teas紅茶店老闆,對方想把我家的茶筒拿到倫敦販售,打開了我的國際視野。我一邊去國外進行銷售實戰,一邊還要去展覽會替顧客修補他們之前購買的茶筒,直到今天這些工作也全都是由我一個人來完成的。兼做手藝和銷售實在太累,但好在跑業務的時候可以現場判斷能不能做。在巴黎家具家飾博覽會上,葛妮絲.派特洛拍了茶筒的照片並在社群網站上介紹,在倫敦,007系列電影的製片購買了二、三十個作為自用的禮品。

我漸漸發現,一直以來在日本這個小世界裡製作的茶筒,實際上在其他國家也有很多人使用。與此同時,我與同樣有意把京都手工藝品介紹出去的細尾君和君在展覽會上相遇,一次喝酒的場合,我們產生了成立GO ON的念頭。各自做的東西雖然不同,但是對手工製作的情感卻是一致的,我們都在認真思考延續傳統製作的老物件要如何與現代相融合,進而讓它們走向國外。

IMG_2822

隆裕先生祖父的時代,信奉「機械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好的,手作物品都是舊時代的東西」。但即使在這樣的風潮下,茶筒的製作卻沒有機械化,一直延續到今天。這都是拜京都那些熱愛開化堂的茶筒的茶葉店所賜。他們對隆裕的祖父說:「你只管做出好東西就可以了,我們會買的」。茶筒的技術,隱含了被京都厚愛至今、新的設計品裡依然保有的、只有手工才能打磨出來的韻味。

開化堂創立於1875年,我有責任守護好茶筒這門代代相傳的手藝,絕對不能讓其失傳。怎樣對傳統工藝加以革新,讓它更好地與未來接軌,這恐怕在所有國家都是一門課題。這次因為製作小茶壺、牛奶罐等新商品,我覺得好像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要做出傾斜的罐身和倒水口,在技術上相當困難,但正是新設計誕生了新技術。至今為止,我一直叮囑顧客,我家的茶筒不能倒水進去也不能清洗,現在既然做出了能裝水、能清洗的東西,就能夠把這門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地方。

僅管如此,製作茶筒以來,我也有過「做這樣的東西真的好嗎」的迷茫。我對某個人傾吐了自己的困惑後,他說:「這個問題要去問你家第一代。」只要想一想第一代為什麼要製作這樣的茶筒、面對的顧客又是哪些人,就自然會找到問題的答案。

開化堂創立於明治初年,最早製作茶筒用的還是整塊的錫。文明開化之後,從英國引進了新材料馬口鐵,第一代便開始使用馬口鐵製作了。它乍看是筆直的,但只要摸一摸茶筒就能夠發現與蓋子接合部分的罐身做成了弧線形,並微妙地鼓起,這樣一來蓋子和罐體之間就沒有了間隙,密封性因此變得更好。我們在這種不會被注意到的細節之處下了苦功,製作工序達到了130道以上。我覺得這種工藝真是絕妙:工序當中最複雜的地方在於蓋子與筒身的接合處,同一個茶筒的筒身和蓋子是用同一塊板材做成的,直徑也確實都相同,但接合部分的直徑要做成多少則很難判斷,直徑的大小也决定了筒身鼓起的程度,這純粹依靠手感進行一次次的微調,直到大小完全合適。匠人要想能夠獨當一面,起碼要花費十年時間。

IMG_3865

IMG_3861

IMG_3839

第一代所做的革新是減輕了茶筒的重量。純錫製的茶筒很重,而減輕重量之後價格也變得便宜,有更多的人使用它。想一想順應時代潮流製作新物件的第一代,也讓我確信自己所選擇的這條相似的道路是正確的。

我使用的材料是馬口鐵、黃銅和銅。馬口鐵採用了鍍層法,將它浸泡在錫溶液中進行鍍層,做成防腐蝕的馬口鐵。這是從明治時代開始使用的方法,日本現在只有一家還在這樣做,所以可能數十年之後就失傳了。必須去好好保護的東西真的很多,這樣一想,新時代的匠人就不能只是埋頭製作,還應該親自向世界介紹自己的產品。

我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我不知道兒子想不想繼承家業,但我希望有朝一日他想繼承的時候,我能夠為他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現在我家的產品在國外也受到了注目,如果製作更多低價產品來擴大銷售範圍,會提高銷售額,但是這樣做並不利於下一代的生計,讓有用的東西代代相傳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成為的是,能夠使優良傳統得以延續下去的手藝人。

 

圖文提供:美帆著《誠實的手藝:代代傳承的質樸美學,日本民藝手作之書

WW06001誠實的手藝-立體書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