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這11件事,好台北,不來嗎?


台北毫不華麗。不是購物天國不是巨大國際都會不是渡假聖地,
然而這裡有一些小小的奇怪的事,讓它有一點有趣⋯⋯


一、對前途迷惘,不想讓人知?不如,偷偷來台北算個命?

台灣人愛算命,無論相不相信,聽一聽總是很有趣。畢竟辦公室防小人愛情不順家內不合,誰不帶著這些破事兒走江湖?

與西方世界或日本相較,此地你想得到得算命法應有盡有,塔羅占星,有;手相面相,有;摸骨姓名,有;紫微八字,超熱門;米卦鳥卦金錢卦,整條街都是⋯⋯甚至集成所謂的「命理街」。最知名是行天宮外的地下道,或許大多人不記得,早期在此執業的算命師都是搬來小桌小凳就地開業,擠滿松江路的地下道,多年後才調整成整齊的地下街;此外,龍山寺與士林商場也都有這樣的特色街道。(小時候曾經被牆上掛的痣相圖嚇死的請舉手)

像這樣救命啊媽媽

就是這個啦救命啊媽媽

不過,現在的算命街已很觀光化,有點像台灣民間信仰奇觀樂園中的一個遊樂設施。內行人大概會告訴你,如果想要真劍勝負預測自己是成王或敗寇,要有門路才找得到大隱於市的高人。

二、一個人逛大賣場什麼的最棒了。

(Photo by Shihmei Barger 舒詩玫@Flickr)

(Photo by Shihmei Barger 舒詩玫@Flickr)

要說精緻也不是很精緻,要說庶民也不算多麼庶民,台北的大賣場有種台北特有的樣子,也是觀察這個城市中產階級如何過日子的最佳觀景窗。首先內湖民權大橋下來左方,一整塊有包括傢俱居家(特力屋)、生鮮食品(美福)、鮮花(台北花市)與百貨綜合式(家樂福、大潤發、costco)的大賣場集中營(?),根本是台北人的大冰箱,颱風前夕或者週末假日來此採購則相當相當地可怕,逛大賣場似乎是台北人唯一的娛樂。

其實大賣場或超市都是當地生活方式與品質的橫剖面,商品品項多寡、價格高低,提供了很多訊息。旅行者倒是不必跑到內湖那麼遠,如果住在市中心東區,市民大道與復興南路口就有一家平價路線大潤發,和對面超高檔的微風廣場相映成趣,如果一次逛過去,可看到各種類型的台北人眾生相,划算。

 

三、你與書中間,沒有第三者。台北是讀書人的天堂。

常被稱作全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好樣本事」。

常被稱作全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好樣本事」。

雖然誠品書店已經偷偷搞房地產很久了,但敦南誠品從1989年在圓環成立以來,男孩女孩夜裡不睡覺,就是到誠品看書看人。書香如同精油荷爾蒙,說誠品是光鮮亮麗的新公園並不為過。24小時營業的臺北書店,至今仍是外國朋友來台北必訪的景點。

獨立書店這幾年蔚然成風,顯現各書店老闆獨特的個性與關懷。唐山書店在新生南路巷弄的地下室,主攻社會學和文史哲專書,想用思想改變世界的人們不可錯過(2015年6月此地曾捕捉到野生何韻詩)。附近的女書店則是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位於淡水河邊的有河,是詩人隱匿和影評家686開的文學書店以及中途貓咪庇護所。而台電大樓後方 Mangsick ,是新型態的漫畫出租店,店長本來是日文書譯者,因為愛看漫畫自己開起漫畫店。Mangasick 的選書品味奇佳,怪怪非主流的漫畫很多,有時還會策劃荒唐的展覽。原文漫畫嫌太貴,在這裡包場半天可以看不少。還有舒服的榻榻米專區!(這家書店老實說我很不想告訴大家)

或者你也想體會另一種台式熱情,水準書在師大鬧區,老闆有時對學生不假辭色,特別喜歡推銷,喜歡在書上蓋章以及可愛女生。此外還有曾多次被稱為全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好樣本事。

四、想說話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你的好朋友。

台北人其實不算冷漠,有些時候其實話很多(甚至有點太多⋯⋯)。一個人旅行時,如果真的孤單寂寞覺得冷,找人說話其實很容易。路邊賣鹽酥雞與滷味的小販可以講兩句,計程車司機可以講兩句,便利商店店員也可以講兩句,當然,喝兩杯的地方也多得不得了,旅飯私心推薦一家位於安和路的酒館 Nox Taipei,原因無他,就是老闆、酒保與常去的酒客每個都超級愛講話⋯⋯雖然常被說是天龍人,但其實台北人有都市人的機靈世故,也有台灣人的熱心友善,想說話的時候24小時都有很大機會找到一個傾聽者。

五、在台北吃早餐

Photo by lin Judy(快樂雲)@Flickr

Photo by lin Judy(快樂雲)@Flickr

這裡說的早餐不是時髦流行的早午餐,而是路邊的豆漿店,街角的美而美。哪一家都可以。營養學家常常表示台灣流行的早餐店不夠營養,奶茶疑似化學合成熱量太高,鐵板麵缺乏纖維值,蛋餅太油油條不健康漢堡夾假肉⋯⋯然而你若來台北我一定還是帶你吃一次。早餐店吃的是一種台灣滋味,特別在台北的夏天早晨,我們要優哉游哉找一家捷運附近的早餐店,看老闆娘如何喊每個男生為帥哥每個女生都辣妹,看通勤時間上班族與高中生都吃什麼又要去哪裡。

六、一個人的進擊!不必到平壤,也可以安全參觀奇異的「陵寢 Power Spot」!

Daniel Aguilera Sánchez

Photo by Daniel Aguilera Sánchez@Flickr

Power Spot(パワースポット)在這裡有兩個意義,一個是「能量場」,另一個是「權力場」,中正紀念堂可說兼而有之。能量場的中正紀念堂,銅像坐東向西象徵北望中原的悲願,銅像下方安放遺囑,最大亮點是衛兵的換崗操演。如果幸運碰到升降旗,就得立正聽完國歌才能離開現場,趕時間的旅客請勿自誤。中正紀念堂也當然是權力的展示場,從「大中至正」匾到「自由廣場」匾額,表現了改朝換代的權力意志。但是,其實一個人到中正紀念堂,推薦在雨後去,帝皇陵在鏡花水月中如夢幻泡影,美得不可思議。

七、行天宮、保安宮、天后宮、慈祐宮、烘爐地、龍山寺⋯⋯這麼多漂亮的廟!!

8509667291_c3c1fb55b1_o

保安宮(Photo by Daniel Aguilera Sánchez@Flickr)

羅蘭巴特曾經在《符號帝國》中,試圖解析東京的中心──皇城,是個空洞(村上春樹的甜甜圈化?)而台北,在庶民信仰的神明周邊,集結為市場與街廓。行天宮的關帝爺鎮守臺北,龍山寺的觀音娘娘已煙火繚繞數百年,是萬華人不變的信仰對象。

保生大帝為民間虔信的醫藥之神,護祐人民免於疫災。媽祖慈顏,是許多強渡黑水溝來臺的先民心底的唯一信望,烘爐地的土地公是和現地風土的強力對話,也是眾民無邪的發財祈願。眾神臺北的互聯網,編織出人對現世與對不可知的敬畏信仰和祈望。遊寺走廟,可以看神,看神像,看寺廟上的傳統工藝和歷史,看手持裊裊香火祝願的人們虔信的臉龐(喔,注意,行天宮與時俱進,已經不拿香拜拜了)

八、傳統市場充滿亞洲的香氣

古亭市場,Photo by 迴紋針.@flickr

古亭市場,Photo by 迴紋針.@flickr

傳統市場是城市的餐桌,台北的傳統市場,真真是色香味俱全。現代化的過程裡,不只人被異化,「食物」也被肢解成毫不相關的部件。清潔和先進的表象是用塑膠盒和保鮮膜把肉品包覆起來,卻看不到雞骨和豬頭。

外國朋友來台北最愛看傳統市場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有真正的小鮮肉(不是你想的那一種)以及鮮肉的氣息。血的味道,動物原形的驚悚,這或許是某種所謂「亞洲味」,也是某種更接近自然的體驗。太宰治之女津島祐子女士(但她不太喜歡人家稱她為太宰治的女兒)曾私下道:「太羨慕台北有傳統市場,孩子們看得到雞的樣子,知道豬血的製作過程,也會知道食物該是什麼樣子。」傳統市場是人類學和食物學裡裸食最好的教科書。一個人散步在其間,一開始因為不知道市價和買法,可能有點羞怯。但不要害怕,台北的攤商很會跟新手搭訕,才走幾攤,就大概能明白市價和時令蔬食。走出市場時,你則可以傳 Line 給長輩:「媽,我會在傳統市場買東西了,我終於是獨當一面的大人了!」然後你就會得到長輩的恐怖「讚圖」。

像這樣。(圖片/陳柔諭)

嗯,就是這樣。(圖片/陳柔諭)

九、創意市集&農夫市集也很多

農夫市集

Photo by Yi-Lin Hsieh@Flickr

除了傳統市場,大台北這幾年出現許多新的創意市集和農夫市場。其實是一個賣買雙方都想重新找回跟彼此、跟土地連結的新傾向。從牯嶺街書香市集以來,創意市集在台灣各地翻新花樣,也讓很多有才的年輕藝術家找到發展的空間。

食安危機連環爆之後,大家更迫切想了解自己吃下的食物從哪來,怎麼種。台北有越來越多農夫市集,除了週末各地的248農學市集或水花園農夫市集以外,大稻埕259和京站等地的「農學院」,更是天天都有。當季蔬果的美艷完全值得認識。

十、小巷老建築,一個人靜靜走,安全又悠閒

(Photo by wsifrancis@Flickr)

(Photo by wsifrancis@Flickr)

台北是一個巷弄深深,街區爪牙交錯的所在。拐進巷弄就別有洞天。譬如民生社區,與捷運主線保持距離,卻維持了自己特殊的格調,公園、綠地、樹蔭極多,秋天的下午很應該帶本書(或上臉書)到不知名的小公園坐坐。

富錦街現在已經成為台北最時尚的街區,幾幾乎要成為台北吉祥寺或中目黑。古亭是中正區的老街區之一,並不高調,但說起深曲小巷,翻牆而來的九重葛,恣意沿伸而出的街和階,是無意才看得到的好風景。晉江茶堂和早秋咖啡只有五步路,紀州庵在同安街尾守住河流的呼吸,沿著汀洲路則是從前的鐵支路遺跡。

台北在戰爭時期遭受過空襲,戰後也毀損了許多美麗的街廓,還好歷史的天使在轉過頭去的時候,還留下了一些鴻爪雪泥。譬如剝皮寮街區保存了清時期到現在的歷史化石層,混合閩南式與巴洛克式的建築洋樓現在看起來還是精緻又豪華。或許還能比較大稻埕區的歷史建築,百年前大稻埕富商小豪宅的低調奢華,走一趟大稻埕,就能略懂略懂。

台大師大附近的溫州街,青田街,古亭城南巷裡的舊時日式宿舍,旅人無心漫遊時,往往會帶來偶然之喜。更不必提舊屋瓦上探出來的三花小貓,和日本老宅有多相襯了。最重要的是,台北治安普遍良好,一個人走曲徑通幽的小巷,通常不必過慮。

十一、愈來愈多成員加入了台北。

近幾年齊聚在台北車站大廳慶賀開齋節的印尼移工引起關注。2013年,某位檢察官在臉書上發文批評「政府再不處理不僅有礙觀瞻,也會出亂子。」引起許多論爭。但最重要的是,外籍移工突然成為看得到的風景,我們明白了,台北是由許多棲居此城卻幾乎隱身的人們所支持起來的。人們跨過自己的大江大海來到此地,生活,工作,戀愛。天母美日僑區、跨去新北的頂溪韓國街(天氣冷了柚子茶也是時候補貨了)、南勢角東南亞區⋯⋯是台北異質但不疏離的風景。我們很喜歡,希望你一起來看看。

(首圖:Photo by 苏打水@Flickr)